具有很高飽和磁感應強度(Bs)的一種軟磁合金,含鈷27~50%。1912年普羅伊斯(A.Preus)等發現35Co-Fe合金的飽和磁感應強度達2.43T,比純鐵高13%。1929年埃爾門(G.W.Elmen)發現瞭具有高的起始磁導率(μ0)和高的最大磁導率(μm)的50Co-Fe合金,並將其命名為Permendur;但由於這種合金脆,不易冷加工,沒有被推廣應用。1932年懷特(J.H.White)等在50Co-Fe合金中加入2%V,改善瞭它的加工性並明顯提高瞭電阻率(ρ)。這種合金稱為2V-Permendur。1947年美國斯坦利(Stanley)等在35Co-Fe合金中加入0.5%Cr,提高瞭電阻率和改善瞭加工性,這種合金稱為Hiperco。1957年古爾德(H.L.B.Gould)等在氫氣氛下冶煉出純凈的2V-Permendur,最後經磁場熱處理獲得矩形磁滯回線和更高磁性,這種合金稱為Supermendur。1975年梅傑(R.V.Major)等在2V-Permendur中加入4.5%Ni,進一步改善瞭塑性,並放寬瞭熱處理溫度范圍。現在工業生產的Fe-Co軟磁合金有兩種:加0.5~0.6%Cr的(27~35)Co-Fe合金和加約2%V的49Co-Fe合金。中國從60年代開始生產2V-Permendur合金(牌號1J22)。

  磁特性 Fe-Co合金的主要磁特性是Bs值高(見表)。尤以35Co-Fe合金最高,另外在較高磁感應強度(B)下的磁導率(μ)高(如 Supe-rmendur合金在B=2.0T時,μ值高達70000~90000,居裡溫度(Tc)高(如50Co-Fe合金的Tc≈980℃)。而50Co-Fe合金和35Co-Fe合金都存在Fe-Co有序結構,使合金變脆。加入2%V或0.5%Cr可使有序轉變溫度降低,轉變速度變慢。從有序轉變溫度以上(如900℃)淬火,可抑制有序結構的形成,明顯地改善冷加工性。在50Co-Fe合金中加入2%V,電阻率可提高4倍多。這種合金的塑性和磁性對純凈度和熱處理工藝都很敏感。27Co-Fe合金比較容易進行冷加工。

幾種Fe-Co合金的典型磁性

  用途 Fe-Co合金由於ρ值較低,渦流損耗(We)較高,隻適於在直流和低頻條件下使用。目前主要用於航空發電機和電動機、大功率脈沖變壓器鐵芯等。因為合金的飽和磁感和較高磁感應強度下的磁導率都高,所以鐵芯尺寸和重量可以減小。由於居裡溫度高,也用來制作高溫下使用的電器元件。這種合金也是制造高級電磁鐵、磁透鏡、小體積繼電器和電話接收器膜片的重要材料。矩形回線的 Supermendur合金用來制作電磁開關和記憶元件。

  

參考書目

 G.Y.Chin &J.H.Wernick,Soft Magnetic Metallic Materials,Ferromagnetic Materials,Vol.2,pp.57~188,North-Holland Publ.Co.,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