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0月14日生於浙江紹興。1916年入天津北洋大學採礦科。1919年任學生會會長時,因參加五四運動,被開除學籍,轉學北京大學,1921年畢業。1923年創辦吉林省中俄官商合辦穆棱煤礦,該礦為北滿第一個新型煤礦。1929年留學美國,先後在斯坦福大學研究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礦科。1932年2月赴英、法、德等國考察,8月返國,在國防設計委員會任職,1933~1934年任陝北油礦勘探處處長,確認陝北油田無工業開採價值。1934年10月任瀕臨破產的河河南焦作中福公司總工程師及總經理,整頓礦務,一年即見成效。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在他主持下組織人員把中福煤礦設備及時拆遷到四川。1938年5月至1945年11月與當地人士合辦天府、嘉陽、威遠、石燕四個煤礦,他任總經理。1940年1月至1945年12月兼任資源委員會甘肅油礦局(玉門油礦)總經理。1942年夏,中國工程師學會鑒於他辦礦成績卓著,頒給金質獎章一枚。1946~1948年任南京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副委員長、委員長,後任經濟部長。

  1949年他動員資源委員會全體技術管理人員三萬多人及經濟部所屬中紡公司,迎接解放,為人民工作。1949年後,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計劃局副局長,1952年任開灤煤礦總管理處副主任,1981年任煤炭工業部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