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水準開拓的礦井,為保證礦井持續生產,將生產井筒延深到新水準的鑿井方法。延深方案應充分利用生產的有利條件,減少與生產提升、運輸之間的幹擾,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經濟效益。為保證安全,在生產礦井底部須留礦柱或人工構築保護盤,將生產井筒與延深井筒隔開。保護盤的強度應能承受提升容器滿載時墜落所造成的衝擊。

  井筒可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延深。自上向下延深時:①可掘進延深臨時工程,然後在保護盤或安全巖柱保護下,自上而下延深井筒。井筒延深深到底後,再安好罐梁,拆除保護盤,或鑿通安全巖柱,經校對測量,將上段生產井筒的罐道向下接長,即可交付生產。②也可不掘進臨時工程,采用地面提升設施,利用生產井筒內預留的延深間或梯子間。本法由於斷面較小,隻能通過小吊桶,延深速度受到限制,對生產幹擾較大,在中國應用較少。

  自下向上延深井筒,從下水平已有的巷道沿井筒軸線方向向上打一小反井,然後再按設計斷面擴大成井(見圖)。小反井一般用普通法或吊罐法施工,也可用爬罐法、深孔分段爆破法或鉆機法等施工(見天井掘進)。

  

參考書目

 《井巷工程施工手冊》編寫組編:《井巷工程施工手冊》,第十四分冊,煤炭工業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