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剛構橋。主要承重結構採用剛架(見框架)的橋樑。剛架的腿形成墩(臺)身,梁和腿為剛性連接,可用鋼、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製造。

  門式剛架橋 簡稱門架橋,其腿和梁垂直相交呈門架形。腿所受的彎矩將隨腿和梁的剛度比率的提高而增大。用鋼或鋼筋混凝土製造的門架橋,多用於跨線橋。至於T形剛構橋(特點是在跨中有鉸),及將腿做成V形兩撐桿與梁剛性相連的連續梁橋,其外形均與多跨的門架橋相相近,但內力分佈規律則不同(見預應力混凝土橋)。門架橋可分:①單跨門架橋。用鋼制造時,腿腳常設鉸,形成兩鉸門架(圖a)。用鋼筋混凝土制造時,腿腳可設鉸;也可和基礎固結,形成固端單跨門架橋(圖b),主要用於地質良好處。②雙懸臂單跨門架橋。將梁的兩端懸伸至門腿之外,在懸伸端加平衡重(圖c)或在懸伸端和腿腳間設置預應力拉桿(圖d),可使梁的支承截面產生較大的負彎矩,以降低梁的跨中正彎矩,相應地降低梁高,有利於修建跨線橋。③多跨門架橋(圖e)。多用於跨度不大的跨線橋。④三跨兩腿門架橋(圖f)。這種橋在兩端設有橋臺,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時,可將跨度做得較大。例如,美國1981年在休斯敦航道上修建的公路橋,分跨為114.3+228.7+114.3米。

  斜腿剛架橋 剛架腿是斜置的,兩腿和梁中部的軸線大致呈拱形(圖g),這樣,腿和梁所受的彎矩比同跨度的門式剛架顯著減小,而軸向壓力有所增加。同上承式拱橋相比,這種橋不需要拱上結構,構件數目較少;當橋面較窄(如單線鐵路橋)而跨度較大時,可將其斜腿在橋的橫向放坡,以保證橋的橫向穩定。著名的預應力混凝土斜腿剛架橋有:聯邦德國霍雷姆鐵路橋(1953年,腿鉸跨度85.5米),中國邯(鄲)長(治)鐵路濁漳河橋(1981年,腳鉸跨度82.0米),法國聖米歇爾公路橋(1957年,按墩的中心距計的分跨為1×60+5×65.2米)等。著名的鋼斜腿剛架橋有:盧森堡阿爾澤特公路橋(1965年,腳鉸跨度234.1米),南斯拉夫內雷特瓦鐵路橋(1966年,100米),法國馬蒂格公路橋(1972年,210米),意大利斯法拉沙(Sfalasha)公路橋(1972年,376米),及中國安康漢江鐵路橋(1982年,176米,見彩圖)等。

安康漢江橋,鋼斜腿剛架鐵路橋,腳鉸跨度為176米,1982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