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目蝰科蝮亞科蝮屬的1種。又名土虺蛇,灰鏈鞭。中國北方多叫七寸子。在中國廣泛分佈於長江中、下遊一帶及東部沿海各省,北達遼寧南部及陝西南部。全體長約1/3米。頭略呈三角形,有頰窩,自眼後斜向口角有一黑褐色眉紋,其上緣另有一黃白色眉紋。軀尾背面灰褐色,有兩行並列或略交錯的暗褐色圓斑,圓斑中心色較淺(見圖)。

蝮蛇外形 軀幹中段背鱗21行,腹鱗134~150,尾下鱗28~45對。在長江中下遊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見於墳堆、草叢、稻田、耕地、溝渠、路邊、村舍附近,甚至在城市園林中亦可發現。11月下旬或12月初進入冬眠。翌年3~4月出蟄,晨昏活動。以鳥、鼠、蜥蜴、蛙、泥鰍、黃鱔或其他魚類為食。卵胎生。5月和9月交配,8~9 月產仔2~16條。初生仔蛇全長140~210毫米。蝮蛇由於分佈廣、數量多,對消滅鼠害無疑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中國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遊的人口稠密地區,它是咬傷人的主要毒蛇,咬傷會引起中毒,除局部癥狀外,常出現頭暈、復視、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以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