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In,原子序數49,原子量114.82,屬週期系ⅢA族。

  發現 1863年F.賴希和H.T.裏希特研究閃鋅礦的鉈光譜時,發現一條靛藍色譜線,命名為indium,含義是“靛藍色”。同年分離出金屬銦。

  存在 銦在地殼中的含量為1×10-55%,沒有獨立礦物,廣泛分佈於閃鋅礦中,含量在0.1%以下。

  性質 銦為銀白色略帶淡藍色的金屬;熔點156.61°C,沸點2080°C,密度7.3克/厘米3(20°C);延展性好,比鉛還軟。從常溫到熔點之間,銦與空氣中的氧作用很慢,表面形成極薄的氧化膜;加熱時與氧、鹵素、硫、硒、碲、磷作用,與許多金屬形成合金。大塊金屬銦不與沸水和堿反應,但粉末狀的銦可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物。銦與冷的稀酸作用較慢,易溶於熱的或濃的礦物酸和乙酸、草酸。

  銦的電子構型為(Kr)4d105s25p1;氧化態為+1、+3。氧化銦In2O3是黃色晶體,能溶於酸但難溶於堿。它的水合物是氫氧化銦In(OH)3,不溶於水、稀堿和氨;與濃氫氧化鈉作用,形成銦酸鈉沉淀Na2[In(OH)62H2O,遇水分解出In(OH)3

  銦的鹵化物有MX、M[MX4]、MX3三種類型,式中M代表金屬銦,角碼Ⅰ、Ⅲ為金屬的價數,X代表鹵素。除三氟化銦微溶於水外,其他銦的三鹵化物都易溶於水。銦(Ⅲ)的硫酸鹽、硝酸鹽、高氯酸鹽、硫氰酸鹽都溶於水。銦的某些合金具有較低的熔點,如 In3Cd的熔點為123°C,InSn為117°C,In2Bi為72°C。

  制法 將提取過鋅的閃鋅礦殘渣用硫酸浸出,酸浸液經中和後投入鋅片,銦就沉積在鋅片上,用極稀的硫酸溶去鋅,將不溶殘渣溶於硝酸,再加入碳酸鋇便沉淀出氧化銦,在高溫下用氫還原為金屬。工業銦的純度一般為99.5%,主要雜質為錫、鎘、鋅、鉍和鉈,通過化學處理、電解、真空蒸餾,可提純至99.9999%以上。

  應用 銦主要作為包復層(或制成合金)以增強金屬材料的耐腐蝕性,特別是在發動機軸承中可減輕油的腐蝕,提高潤滑性。銦絲可作電阻器、熱電偶、電流計。銦有優良的反射性能,也可用來制造反射鏡。銦合金可作反應堆控制棒,其低熔合金可用於玻璃-玻璃、玻璃-金屬封接。在無線電和半導體技術中,銦及銦與砷、銻、磷的化合物也有重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