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或兩種以上氣體或液體混合形成均相系統的熱效應。影響混合熱的因素有溫度、壓力、溶質和溶劑的性質及其相對含量、混合時的體積變化。通常,混合熱是指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幾種物質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1摩爾溶液的熱效應,單位是焦/摩爾。若考慮由兩種液體組分形成的二元溶液,假定niHi>Hi分別為組分i的摩爾數、純組分i的摩爾焓和溶液中組分i的偏摩爾焓(n1+n2=1),則摩爾混合熱為:

  混合熱的數據可使用恒溫稀釋量熱器或流動型微量量熱器直接測量,能夠得到實驗條件下的全濃度混合熱曲線。不同物質混合時,有的是吸熱過程(如苯加四氯化碳體系);有的是放熱過程(如水加甲醇體系);也有一些體系在不同的濃度區間分別進行吸熱或放熱的過程(如水加四氫呋喃和甲醇加三氯甲烷體系),情況較為復雜。

  混合熱在溶液理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混合熱ΔHM的符號和大小,反映瞭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存在狀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檢驗各種經驗規則和溶液理論的重要依據之一。通常,氣體在低壓下混合時熱效應很小,高壓下的混合熱較大。對有機液體來說,分子結構相似和大小相近的物質,混合時熱效應小;分子結構和大小差別明顯的有機物的混合熱較大。對於電解質溶液,如果兩種中性鹽溶液混合而無化學反應發生時,熱效應也很小;若混合時有沉淀或難電離的物質生成,則其熱效應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