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球物理學傢。1929年11月28日生於東京。195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1958年獲博士學位。先後在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斯克裏普斯海洋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機構工作,後歷任東京大學理學部副教授,日本地震研究所教授。1976年被美國國傢科學院和法國科學院選為外籍通訊院士。曾負責國際海洋鑽探計畫中的馬裡亞納海溝-島弧-弧後區的鑽探工作,擔任國際地球動力學計畫第一工作組組長。上田誠也根據巖石反向熱剩餘磁性的研究提出瞭地磁場多次轉向的觀點點,為海底擴張說提供瞭科學論證。根據日本島熱流值的測定,提出海溝-島弧-弧後區的標準熱流模式。他首先提出太平洋型造山作用和日本列島的板塊構造,為板塊構造運動學、動力學的研究提供瞭重要依據。1975年他提出板塊運動的主要驅動力是巖石圈板塊向海溝下俯沖的拉力,並認為弧後盆地如日本海的成因以拉張力為主。主要著作有《日本的地熱流》(1964)、《論太平洋型造山作用及其模式》(1970)、《新地球觀》(1971)、《固體的流動》(1974)和《比較俯沖學》(198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