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鐵路、水運(河運、海運)、公路、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的交通線以及與完成全線運輸任務有關的各項運輸設施的佈局。這些運輸設施包括鐵路車站、樞紐、牽引動力類型;水運航道、船閘、港口碼頭;公路車站及客貨運設施;航空港、機場和管道油汽泵站等。交通線佈局是交通運輸佈局的基本組成部分。

  交通線佈局主要研究交通線吸引範圍內集散的客貨運的特點及變化,線路的具體走向和行經地點,以及交通線等級技術標準的確定等。由於交通線是政治、社會、經濟活活動和居民旅行生活不可缺少的條件,因此,要根據沿線自然、經濟條件和特點,做好交通線的選擇和佈局工作。

  交通線佈局主要制約因素有:①吸引范圍內資源的分佈、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特點;②城鎮規模和人口分佈、居民的生活水平;③沿線的自然條件;④現有線網基礎及其他運輸線的發展水平;⑤國防要求等。

  交通線按其承擔的政治軍事、社會經濟、城鎮建設、人口密度、資源分佈和風景旅遊的不同任務,可以分為若幹等級(如一級、二級……);也可按吸引范圍和客貨運量的大小、交通線連結地點(行政中心、大中城市、邊防要地)的重要性,劃分為幹線、支線。不同運輸方式、不同等級的交通線在佈局上有不同的要求和重點。例如鐵路線佈局應註意地區大宗貨流的流向和重要城鎮、工業基地的銜接;航道的開辟要重視河道資源的綜合開發;管道佈局要重視貨源的保證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