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 子和電子的固有磁矩與它們各自的自旋的比值。這兩個比值已經在實驗上精確測定到七位有效數字;在實驗誤差範圍內,測量結果與理論計算值完全符合,這是對於有關理論,特別是量子電動力學的有力支持。品質為m,電荷為e的粒子,由軌道運動產生的磁矩與角動量的比值是e/2mс(с是光速),而按照P.A.M.狄喇克的理論,自旋1/2的粒子的固有磁矩與自旋之比是上述數值的兩倍,因此通常將μ子、電電子回磁比寫成g(e/2mс), 其中的g因子與2相差大約千分之一。這一差異稱為反常磁矩,它標志著μ子、電子的性質對簡單的狄喇克理論的偏離,按定義g=2(1+α)。測量這一偏離的實驗被稱為g-2實驗。量子電動力學將產生這一偏離的原因解釋為在 μ子、電子與外電磁場產生作用的過程中產生瞭一個或多個虛光子。在更精確的計算中,還要考慮這些虛光子轉化為虛的帶電粒子對,以及 μ子、電子通過弱相互作用產生其他虛粒子的可能性。將這些全部考慮在內的最新計算結果,對於μ子和電子分別是 αμ=(1165921±8.3)×10-9αe=(1159652.460±0.148)×10-9。實驗上測量 α 的方法是讓極化的 μ 子、電子在磁場中作圓周運動,如果g=2則相對於動量方向的極化不會改變,因此通過極化方向的進動,能夠測得反常磁矩的值。最新的實驗結果是αμ=(1165924±8.5)×10-9αe=(1159652.209±0.031)×10-9。這是在物理學中理論與實驗高精度地相符的少有范例之一。這一符合表明 μ子和電子在很小空間距離處仍表現為點狀粒子。關於 μ子、電子結構的任何理論都必須足夠精確地復現這一結果,這是對於這類理論的一個很強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