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中除普通吸收線外還有發射線的B型主序星。曾被歸入 B型特殊星。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一屆大會上正式命名為B型發射星,簡寫作Be星(見恒星光譜分類)。目前已知最亮的Be星是水委一,即波江座α(αEri),光電目視星等為0.46等。Be星的光譜屬於早B型,光譜中最常見的發射線是氫線,尤其是HαHβ線。有時也有氦和一次電離鐵、鎂等的發射線,一般般不出現禁線。個別Be星的光譜在數天之內就會發生變化。大多數Be星的發射線強度和形狀具有緩慢而不規則的變化。這些變化均無明顯的周期現象。此外,還發現某些Be星發射線輪廓中有時標短到一分鐘左右至幾十分鐘的快變化。快速自轉是Be星的一個重要物理特征。Be星的自轉速度平均比相應光譜次型的B型主序星大100公裡/秒(見恒星自轉)。

  多數Be星有十分之幾個星等的光度變化。光變的周期長而不規則,很難得到完整的光變曲線。據統計,Be星的光度比主序星約高1~1.5星等,並有紫外色餘。有人解釋這是重力昏暗效應引起的,它使Be星的譜型變晚並比相應譜型更亮。

  Be星的空間分佈與 B型星相似。有些Be星是分光雙星或食雙星。對Be星射電觀測發現,若幹特殊的Be星與射電源有密切關系。小型天文衛星-C(SAS-C) 證認出幾顆Be星為 X射線源的光學對應體。現已公認Be星有星周包層(見星周物質)。Be星的經典模型是:一個快速自轉的中心星,外面包著一個跟著自轉的延伸氣盤。近來有很多人認為Be星是有質量交流的雙星。這一說法似乎能更好地解釋Be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