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秧苗、樹苗或大樹的作業。其中將苗床或種植過密的苗移至異地栽種的稱移植;種植後不再移植的稱定植。

  栽植方法有裸根栽植和帶土栽植兩種。前者是以根部不帶土的幼苗直接栽植,多用於落葉喬、灌木和宿根草本植物,一般在秋季落葉後至次春發芽前進行。在乾旱地區為保證成活,對部分木本植物還可行截幹處理,隻留根和根頸部分或主幹。對於多數常綠樹木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幼苗,多採用帶土球栽植的方法。一般不受季節限制,但也以休眠期為好。

  樹木栽植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環節;草本植物的栽植大同小異,有的環節可省略,但操作更加精細。

  土地準備 主要是整地和挖穴。栽植園林植物的土壤淺薄或雜物太多時,整地時還應加厚土層或更換好土,並施基肥。栽植小苗,多在栽植時隨挖穴隨栽苗。栽大苗須事先挖穴。圓形穴或正方形穴均可,面積適當大於根幅,大小上下一致,使苗根與穴壁之間有一定的松土,便於新生根系生長。挖穴翻出的土應分層放置。必要時可加大穴的規格,或在栽植時換土。

  起苗 小苗可用苗鏟操作,大苗多用起苗銑或掘苗犁。起苗過程中保護好根系十分重要。事先根據苗木大小,規定保留根幅的大小,再在保留根幅以外下銑挖土,切斷過長的主側根。帶土球的苗,應先定出土球規格,鏟除無根系分佈的表層土,再由保留土球向外挖土。土球面要光滑而無裂縫,並及時包裝,保證土球圓整不散。裸根苗挖起後盡可能立即將根部蘸上泥漿。為保護樹形,可先用草繩將鋪散的枝條捆攏,並將不必要的枝杈修剪後再起苗。需要平茬截幹的苗木,也可先平茬截幹後再挖起。

  假植 裸根苗掘出後不能及時栽植時,用土埋根的作業。又分臨時假植和越冬假植兩類。前者是在起苗後用濕土將根部埋嚴,等待出圃。後者多用於冬春多旱風、春季解凍晚的地區,為使苗木免受凍害,常在秋末將苗掘出,放入假植溝中,放一排苗,埋一次土,臨近封凍時將苗木的枝幹全部埋入土中。翌春轉暖時除去覆土,起出移植或定植。

  苗的包裝運輸和分級 包裝的目的是保護根系和枝葉,以保證栽植成活。事前須作必要的修剪處理。對帶土球的苗木,可用草席或蒲包將土球包嚴,再用草繩捆緊。運輸途中采取降溫、保濕、遮蔭等措施,避免苗木堆積發熱或過度失水。栽植前剔除細弱苗、生長差或枝杈分佈不合要求、起苗時傷根過重難以成活的苗,然後按規格分級。對苗期發現有病、蟲為害的苗木及外來苗,在起挖後、運輸或栽植前進行藥劑處理和檢疫。

  栽植 栽裸根苗時,應使苗幹處於穴中心,栽植深度一般不超過根頸3厘米,不能將原埋土中的部分露出地面。如穴底施過基肥,則先墊5~10厘米土再栽苗。回填土時先填最初挖出的表土,然後再填底土。栽裸根苗填土1/3~1/2時輕輕提起樹苗,可使根系舒展,細土落入空隙中。填土時隨填隨沿穴邊向中心踩實,以防澆水後出現空洞。栽植完成後,立即修畦埂或圍堰,然後澆透水,以使土壤與根系密接。高大苗木栽植後及時設立支柱。某些喜蔭植物栽植後架設蔭棚。珍貴苗木可專設風障、噴霧裝置等。

  栽植完成後對所有初期蔭芽的苗木都要加強管理。通常樹苗要到第2年生長正常後,才能轉為一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