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科(Pinaceae)銀杉屬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80釐米以上。大枝平展。葉扁平條形,螺旋狀互生呈輻射狀排列,長4~6釐米,寬2.5~3毫米,上面中脈凹陷,下面兩側具顯著的粉白色氣孔帶。雌、雄球花同株,分別生於當年生和2~4年生枝條新生部的葉腋。毬果卵圓形至長橢圓形,長3~5釐米;種鱗遠較苞鱗大,宿存,發育種鱗腹面有2粒具翅種子(見圖)。第三紀時,銀杉傢族曾廣佈於歐亞大陸,現隻殘存於中國中亞熱帶南部。20世紀50年代中期發現於廣西東北和四川南部,後後相繼發現於湖南南部和貴州西北部等地海拔900~1900米處。分佈地區氣候潮濕,冬冷夏涼,年平均溫8.4~14.8℃,最熱月平均溫度可達23℃,最冷月0.8~4℃;年雨量1150~2600毫米,多霧,年平均相對濕度80~85%以上。土壤為黃壤、黃棕壤或黃色石灰土,pH3.5~6.0,土層淺薄,多礫石。銀杉喜光,但幼苗要求庇蔭。耐寒性較強,可忍受-15℃極限低溫。10月球果成熟,種鱗張開,種子散落。結實有明顯大小年。種子多癟粒,有休眠特性,也易喪失發芽力。播種以當年10~12月為宜,翌春氣溫回升至10℃以上即可發芽。苗期註意防治猝倒病及立枯病。造林地宜選在分佈區海拔較高處,可用裸根苗栽植,並要註意幼林撫育。銀杉木材每立方厘米容重0.633克,每平方厘米順壓、抗彎極限強度分別為505、937千克,屬高質量中強度樹種;可供建築及作傢具用。

銀杉

銀杉

  銀杉為珍稀的孑遺種,其存在是中國繼活化石水杉後的第二個重大發現。但現存資源很少,目前隻發現2000多株(包括幼苗),為瀕危樹種,已列入國傢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宜進行育苗造林。(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