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用途傢畜。哺乳綱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 犬屬。中國古代將大者稱犬,小者稱狗,現多通用。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作為傢畜已有1 萬多年歷史。最初供狩獵、放牧、守門、追蹤和曳挽等役用。現今西方國傢盛行養狗,已成為人的一種伴侶動物。醫學上還作實驗動物用。

  馴化與分佈 犬的野生祖先很可能是廣泛分佈於歐亞及美洲大陸的狼(C.luupus),在其他地方也可能還有胡狼(C.aureus)的血統。最初,體型較小的變種狼由於常到人的住處附近覓食,以及人逐漸知道可以利用它們來報警和協助狩獵等而發展瞭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又經過人的長期選擇而產生瞭犬。現在犬的分佈遍及全球,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幾乎都有犬存在。在北美,早在歐洲人去之前,當地的印第安人已有自己的犬。非洲在有史以前已有犬存在,適應熱帶氣候的品種巴森吉就是遠古時代傳下的。澳洲野犬據說是幾千年前由最早的移民從非洲經南亞帶去的傢犬所遺留的野生後裔,至今在土著人的帳蓬外呈半傢畜狀態。在北極,愛斯基摩人豢養的大型卷毛犬,至今常與狼交配。

  生物學特征 犬的體型差異極大,體重0.6~60千克不等。嗅覺非常發達,可借以認識環境和辨別尿、汗、血、分泌物等物質。母犬在發情時所分泌的外激素,能吸引幾公裡以內的公狗。犬對脂肪酸的敏感程度相當於人的100萬倍。警犬和獵犬能憑殘留的特定微弱氣味對人、動物或某種物品進行追蹤。聽覺也很發達,能聽到每秒振動3.5萬次以上的聲音,而人的聽覺限於每秒2萬次以下的范圍。視力較差,視角也小,且為色盲,但善於察覺動的物像,因此,人可用手勢指揮使役犬。汗腺機能不發達,高溫時主要靠喘息蒸發散熱。群體有組織性,在采食和性配上遵守優勢序列。對主人忠實,能聽從指揮;個體之間能通過姿態、動作、叫聲、氣味等互相傳送信息,在其棲息處周圍和沿途常以尿氨味作為領域和歸途標志。

  品種類型 全世界犬品種約有300~400個,品種的命名和分類各國不一,著名品種按用途可分如下幾類:①獵犬。又可分嗅獵犬和獸獵犬兩類。嗅獵犬嗅覺發達,適用於尋找或指示獵物,多由獚(西班牙犬)改良而成,以長毛的坐示犬和短毛的指示犬為典型。獸獵犬俗稱“細狗”,原產草原或沙漠地區,視覺敏銳,體型細長,奔跑快速,適用於追逐毛皮獸或草食獸,代表犬種如英國育成的靈嵀奔跑時一步可躍出5.5米。它與體型稍小的惠伯特同被選作競跑用犬。俄國的波爾最也以奔跑快速著名。中國的蒙古細狗屬於它的一個分支。此外還有嗅覺和追蹤兼長的一些品種如狐嵀、獵兔犬、血嵀以及多種犬等。②使役犬。包括軍犬、警犬、救助犬、導盲犬、挽犬和牧犬等。在軍事及警察方面使用最多的所謂“狼犬”,實即德國改良的牧羊犬(見圖),最易訓練,也用於放牧羊群和引導盲人等。此外,原產蘇格蘭的半長毛大牧羊犬柯力也是常用的使役犬。挽犬以愛斯基摩犬最有名,用以挽曳雪橇,作為極地的交通工具。在看門守戶傢犬中,中國西藏的獒以大型猛犬聞名於世。日本的土佐犬已被改做鬥犬用。③玩賞犬。包含的品種最多,多屬小型犬種,或是來自大型種的侏儒型。其中有的表現畸形,如突眼、凹鼻梁或彎腿等,用以逗人。近代流行不衰的品種有原產中國的小型長毛“西藏獅子狗”、北京狗和短毛的“哈巴狗”以及毛密、舌黑、體型似熊的“喬喬”。其他國傢的著名品種有“契娃娃”以其身體嬌小、佈特兒以其被毛宜於修剪和裝扮而廣受婦女兒童的歡迎。

  繁殖與飼養 犬的性成熟期因品種及個體而異,母犬一般為8~9月齡,公犬為11~16月齡。公犬常年交配。母犬除非洲和澳洲的土種表現為季節性發情以外,其他品種多在春秋兩季,以半年的間隔單次發情。開始發情時外陰腫大,數日後流出少量血液。這時尿中含有能吸引公犬的外激素。出血約持續1周,在出血末期才接受交配。接受交配期長數天至數十天不等。排卵發生在開始接受公狗交配以後的48~72小時之間。受精卵早期發育很慢,21天附著。後期胚胎發育較快。妊娠期59~64天。個別母犬常有假妊娠現象,即雖未受孕而表現腹部增大和乳腺發育。母犬臨分娩當天,直腸溫度下降0.5~1 ℃,可作為預測分娩時間的主要標志。分娩時自噬胎衣和臍帶並舔幹幼犬。幼仔初期排泄的糞尿由母犬吞食,以保持窩內清潔。平均一胎4~6仔,小型種1~2仔,大型種8~10仔。

  仔犬初生時既盲且聾,13~14天睜眼,20天能聽和爬行,並開始生長牙齒,增加行為反應。生後半月之內全靠母乳飼養,3周齡以後由母犬吐哺半消化的食物。50日齡可斷奶,轉主宜在此期間進行。小犬在6月齡以前生長最快,以後漸緩。大型狗約在2歲、小型狗約在1歲時體成熟。5~8歲進入老年期,但壽命可達10~15年以上。營養要求大體與人相似,但消化纖維的能力較弱而消化骨頭的能力很強。以喂動物性飼料為主。腸道能產生維生素C,故可不喂青綠飼料。禾谷類飼料宜煮熟後飼喂。一般體重15千克的犬每日需肉類100克,谷類400克,蔬菜適量,加食鹽少許,煮成飯狀。成年犬日喂1次,仔犬2次。

  調教與訓練 調教的目的是使犬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如不在室內排便,不傷害傢畜,不怕車馬和音響等。調教須及早開始,離乳之後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調教原則是警告或防止其不當行為於未然,事後的管教效果甚小,且易產生副作用。訓練按一定的用途進行,目的在於教會按人的指令行動,多在6~7月齡開始。方法是根據犬的行為規律,利用其對主人的忠誠,結合獎懲進行,誘使其在發出指令之後完成主人要求的動作。一般按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從坐、臥、前來、隨行、銜取、撲咬等基礎項目開始,逐步轉入等候、看守、越障、搜尋、追蹤和嗅辨等項目訓練。

  犬對人的危害主要是傳佈某些人畜共患疾病,如狂犬病等,可通過註射疫苗預防。一些以犬為中間宿主的絳蟲蚴和旋毛蟲以及寄生於身體外部的虱、蚤等,也對人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