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試驗研究方法之一。即在實驗基礎上,應用數學物理方法研究氣象條件與農業生產的定量關係,建立農業氣象模式,確定模式參數量並求解。農業氣象數值模擬的過程,始終與農業氣象模式密切相關。通過農業氣象數值類比確立農業氣象模式(亞模式或總模式),借助電子電腦的快速運算,可以大大縮短實驗週期,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為符合實際的結果。一般說來,這種方法在因果關係的解釋方面比單純的統計模式更為理想,因而,正在成為農業氣象研究的有力手段。

  由於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過程與氣象條件之間的關系復雜,而且涉及到土壤肥力、作物種類與特性以及農業技術等眾多因子,進行農業氣象數值模擬時宜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對於農業氣象模式中參數不隨時間變化的模擬,稱作靜態模擬,模式參數隨時間變化的模擬則稱作動態模擬;以後者較能更好地表述生長、發育或產量形成過程與氣象條件的定量關系。農業氣象數值模擬采用的方法有:①經驗統計模擬。把天氣同作物生長量或產量直接聯系起來,建立以回歸分析為主的統計學農業氣象模式。根據實際資料用數學方法求解模式的系數,一般不考慮作物系統內部的各種過程。②理論(動力)模擬,有時也稱為機制型作物生長模擬。即將作物及其環境看作一個整體,根據生物學、生態學、氣象學以及農業氣象學等學科的理論,從物質輸送、能量轉換與平衡的觀點出發,用一組數理方程對一系列與氣象條件有關的生理生化過程進行模擬。③半經驗半理論模擬。為上述兩種方法的結合。有時用經驗統計方法確定理論模式中的某些參數,或建立理論模式中部分亞模式;有時則在經驗統計模式建立過程中應用某些理論模擬輸出的結果。農業氣象數值模擬的一般程序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