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蟲(Ericerus pela)雄蟲吸吮寄主植物樹液後分泌的蠟質經精加工而成的固體蠟。又名白蠟、蟲蠟、川蠟。中國特產,國際市場稱為中國蟲蠟。漢魏時期已開始放養白蠟蟲和加工利用蟲白蠟。清乾隆年間開始外銷,是中國傳統出口商品之一。

  蟲白蠟主要成分是一元脂肪酸的酯類混合物(占93~95%),其中有廿七酸廿七酯(約60%)、蠟酸蠟酯(約15%)、廿四酸蠟酯(約10%)、廿四酸蜂花酯(約約2%)以及廿四酸廿八酯、褐煤酸蠟酯、蜂花酸廿七酯和遊離蜂花醇、樹脂等。熔點高、硬度大、性質穩定、不溶於水、易溶於苯、汽油等有機溶劑;具有防潮、防銹、潤滑、著光、愈合等特性。用於制造精密鑄造蠟模、皮鞋油、地板蠟、汽車和傢具上光蠟、復寫紙和銅板紙等,也用於精密儀器的防銹和中藥配方等。中國主要產區在四川、湖南的淺山丘陵地區。陜西、浙江、江西、湖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也有少量生產。

  白蠟蟲放養 白蠟蟲為昆蟲綱同翅目介殼蟲科白蠟蟲屬,雌雄異型。雄蟲有翅,體節明顯(圖1),發育過程經卵、幼蟲、蛹、成蟲4期,屬全變態類型。雌蟲無翅,體節區分不明顯(圖2),發育過程無蛹期,屬漸進變態。每年繁殖1代,以受精雌成蟲越冬,翌年3、4月間產卵。寡食性,寄主已知有20多種。在中國主要是木犀科的女貞樹(Ligustrum lucidum)和白蠟樹。

  每年5、6月間當雄蟲開始孵化爬行時,即將蠟蟲用紗佈或油桐樹葉等包成蠟包。包底和兩側穿孔。待包內雄蟲大部分孵化時,選擇適宜的天氣綁掛於寄主樹上。第一齡雄蟲爬到葉片上吸取葉內養分,經過半個月左右蛻皮成二齡蟲。此時由葉片轉移到1~2年生嫩樹枝上,開始分泌蠟質。至8~9月間,蠟質在枝條上連成厚約6~7毫米的蠟條(圖3)。蠟蟲化蛹再羽化成成蟲,成蟲腹囊有兩根白色尾絲,當其伸出蠟條外時稱“放箭”,表示蠟花成熟,可以采收熬制白蠟。

  蠟的煉制 蠟花包含蠟質、蟲屍等物,多在9~10月間采收。留枝采蠟或砍枝采蠟均可。剝離下來的蠟花倒入沸水中熬煮,使蠟質溶化浮於水面。第1次撇出的浮面蠟冷後凝固成塊,稱頭蠟。將其沉渣用濾袋裝好紮緊,加水熬煮,擠出蟲屍渣中的蠟質,冷後得二蠟。有的地方再加工處理剩餘的蠟渣所得的蠟稱三蠟。將頭、二、三蠟按(40~50):(50~60):(5~10)比例混合、熔化、冷卻所得的蠟,斷面呈馬牙狀,稱馬牙蠟。向熔化蠟中滴加適量冷水並繼續加熱50分鐘,所得蠟質冷後凝固成塊,斷面致密呈米心狀,稱米心蠟。

  蟲白蠟技術指標見表。

蟲白蠟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