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足目(Decapoda)長臂蝦科(Palaemonidae)白蝦屬(Exopalaemon)甲殼動物的統稱。因甲殼較薄、色素細 胞少,平時身體透明,死後肌肉呈白色,故名。

  生物學特性 白蝦屬已知共有6種,都分佈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區溫暖海域或淡水中。多數種生活於近岸的淺海或河口附近的鹹淡水域,隻有少數種(如秀麗白蝦)生活在純淡水的江江河、湖泊。一般隻在泥沙底上活動,平時用步足緩慢爬行,也用遊泳足(腹肢)劃水作短距離遊泳。如遭襲擊,腹部立即強烈屈曲,迅速向後彈跳逃走。雜食性,以水底小型動物、動物屍體、植物或有機物碎屑為食,食物缺乏時會自相殘食,剛蛻殼的個體往往是被食對象。

  中國的白蝦 中國共有4種白蝦,皆為重要經濟蝦類,其中產量最大的是脊尾白蝦,其次是秀麗白蝦。

  脊尾白蝦(E.carinicauda):隻產於中國附近海域。成蝦體長4~9厘米。腹部第3節至第6節背面中央有明顯的縱脊,故名。額角上緣基部雞冠狀隆脊短於末端尖細部分,末端有附加小齒。第2步足指節的長度約為掌部的兩倍,掌部約與腕節等長。生活於泥沙底之淺海或河口附近,適宜鹽度為6.8~30.4。繁殖期為3、4月至10月。3、4月間當水溫達12~13℃時,成熟親蝦即蛻殼、交配、產卵,受精卵粘附於前4對遊泳足上,在水溫25℃左右受精卵經10~15天孵化成溞狀幼體,再經數次蛻皮成為仔蝦。通常幼體經3個月即可長成4~5厘米的成蝦。這時雌蝦就能產卵。在適宜的環境下產卵能連續進行,抱的卵孵化以後,很快就再次抱卵,因此從3、4月至10月都能看到抱卵的親蝦。5厘米以下的親蝦抱卵通常600粒左右,7厘米以下的可達2000~4000粒。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生長和繁殖都快,在黃海和渤海沿岸產量僅次於中國毛蝦和中國對蝦。漁民用拖網、張網等捕撈。它還是對蝦養殖池和海水魚類養殖池中的重要副產品,產量可觀。除供鮮食外,還可幹制成質量很好的蝦米,卵可幹制成蝦子。

  秀麗白蝦(E.modestus):在純淡水中生活的種類,分佈於中國臺灣省以北水域。成蝦體長2.1~8厘米。額角雞冠狀隆脊部較長,末端無附加齒,腹部各節背向圓滑無脊。第2步足的指節梢長於掌部,腕節長於掌部。在中國東部和北部的繁殖期為4~10月。春季親蝦能連續產卵;卵徑較大,故抱卵量少。2.1厘米的親蝦抱卵約35粒左右,5.5厘米的蝦抱卵約300多粒。可用抄蝦網、拖蝦網等捕撈。供鮮食或制蝦幹。

  安氏白蝦(E.annandalei):成蝦體長3~5厘米。額角基部雞冠狀隆脊較短,末部特別尖細,末端有附加小齒1~2個。第2步足腕節極短,其長度不到掌部的一半,故又名短腕白蝦。隻產於中國沿海。生活在河口附近的半咸水域或純淡水中。繁殖季節在夏秋之間。產量不大,長江口附近有一定數量,多雜於脊尾白蝦中捕獲。

  東方白蝦(E.orientis):體形和額角與脊尾白蝦相似,但其腹部各節背面圓滑無縱脊。第2步足腕節比掌部長得多。中國東南各省及日本、朝鮮沿海常見。但產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