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晚期的楚國貴族墓地。位於河南省淅川縣東南60公裡的丹江水庫西岸。1978~1979年,河南省博物館等單位組成的丹江水庫區文物發掘隊發掘瞭春秋墓葬25座、車馬坑5座。

  墓地座東朝西,佈局頗有規律。墓葬均土坑豎穴,規模最大的2號墓在墓地中部,墓坑長9.2米、寬6.5米,木構槨室中置兩具木棺,墓兩側排列規模稍小的3座陪葬墓和16座小型殉葬墓,右前方有1座車馬坑。這組墓的兩翼,對稱地各有2組墓,每組包括1座主墓和1座車馬坑坑,隻有最南端的多1座陪葬墓。

  5組墓中有貴族墓9座,均隨葬成套的青銅禮器和玉石等質料的飾物,但沒有發現陶器。2號墓隨葬品的種類最多,青銅禮器除7件一套的平底鼎外,還有鬲、篩、俎、禁、尊缶、盥缶、鑒、盤、匜等,另外還出土數量較多的編鐘、編磬、兵器和車馬器。居於2號墓兩側的1號墓和3號墓,隨葬禮器的種類與2號墓相近而數量稍少。其他6座墓的隨葬品規格明顯較低,大都僅有鼎、簠、盤、匜等器,玉石裝飾品則有壁、璜、琮、玦、簪、珠等。

下寺楚墓出土的青銅升鼎

  有人根據 2號墓所出平底鼎的銘文有“王子午擇其吉金”和“令尹子庚

民之所敬”等語,認為墓主應是楚共王和康王時的令尹公子午(卒於前552);另有人認為,該墓及1號、3號兩墓出土的器物,作器者都是“楚叔之孫 子倗”或“倗”,墓主應是繼公子午任令尹的薳子馮(卒於前5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