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斯坦因

  英籍考古學傢。1862年11月26日生於佈達佩斯,1904年加入英國國籍,1943年10月26日卒於喀佈爾。斯坦因曾就學於德累斯頓、維也納、萊比錫、蒂賓根等地,受業於古印度文字學權威J.G.比勒(1837~1898))教授,專攻古代語言、印度古代史等。後又留學於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1883年獲博士學位後,在牛津大學、不列顛博物館繼續深造,1889年起任當時拉合爾(今巴基斯坦)東方學院院長、旁遮普督學、印度西北邊境省總督學和考古調查員等職。

  在英屬印度政府支持下,斯坦因曾進入中國新疆、甘肅地區,先後進行3次大規模的地理測量和考古調查。1900年5月~1901年7月對天山南道等處考察。1906年4月~1908年11月到嶽特幹、丹丹烏裡克、米蘭、樓蘭、敦煌石窟等處考察。1913~1916年前半程考察路線與第 2次同,後半程考察瞭敦煌漢代烽燧遺址、居延烽燧遺址、黑城遺址、高昌古城遺址和墓地,以及唐北庭都護府城址等。他在考察過程中,盜掘瞭一些古代遺址,並掠走瞭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大批寫經和幡畫。1930年,他計劃對中國西北地區進行第4次考察,因中國學術界人士反對而未能實現。晚年為探察亞歷山大大帝東征路線和古羅馬長城遺址,在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區進行瞭多次考古調查。斯坦因在考察中所掠奪的巨量搜集品,現分藏於倫敦不列顛博物館、不列顛圖書館、印度事務部圖書館、印度新德裡國立博物館等處。

  斯坦因著述甚多。早年通過親自考察寫成《克什米爾古代地理》,作為由梵文譯成英文的《克什米爾王統記》一書的附錄。他對新疆、甘肅等地的3次考察成果,先後發表有:《古代於闐》(1907)、《西域》(1921)、《亞洲腹地》(1928);其歷次考察概述見於《斯坦因西域考古記》(1933),1936年譯成中文。此外,還著有《西北印度西南伊朗的考古調查》(1937)、《在古波斯的考古旅行》(1936)、《西部伊朗的古道》(194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