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光武帝贈給日本"委奴國王"的金印。1784年出土於日本九州福岡縣糟屋郡志賀町,現藏福岡市美術館。此印可同中國史書記載相印證,對研究日本古代史和古代中日兩國關係史有極大意義。

漢委奴國王金印

漢委奴國王金印印文

  該印印面正方形,每邊長2.3厘米,印臺高約0.9厘米,臺上附蛇形鈕,通體高約2.2厘米,重108克。印文“漢委奴國王”王字,隸體,陰刻。中國漢代稱日本為“倭”,印文中的“委”字為“倭”字的簡略。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倭分百餘國,使譯通於漢者約30國,其中之一為“奴”國。據考證,奴國在今九州北部福岡縣境內。《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帝賜以印綬,可見漢委奴國王金印即為漢光武帝賜給倭的奴國國王之印。由於此印系偶然發現,出土情況不明,印的形制又較特殊,日本學術界曾就此印的真偽問題展開過爭論,但一般認為是真品。1956年在中國雲南省晉寧石寨山滇墓發現漢代金質“滇王之印”,其形制與漢委奴國王金印相似,證實漢委奴國王印為漢代金印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