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定匯流時間能同時到達流域出口斷面的各水流質點的連接線。如圖1虛線所示。它是人們對流域匯流現象的一種早期認識。

  流域上的水流質點或水團沿程流達某一出口斷面所需要的流動時間稱匯流時間。兩相鄰等流時線和流域周邊所圍成的流域面積稱等流時塊,其相應的面積稱等流時塊面積,如圖1和圖2中f1f2,……。以fi為縱坐標,其相應的匯流時間τ為橫坐標所作的圖,稱為面積分配柱狀圖(或稱面積-流時曲線)。若把等流時塊面積上的水體作為剛體,把它的運動視作剛體位移,依次作水量的時空線性疊加,這就是樸素的等流時線的基本假定。事實上,水體是流體,其內部的質點流速是不等的,質點之間有相對運動,因此,嚴格說來,對流體運動采用等流時線方法在本質上是有缺陷的。但是,等流時線的概念有助於對匯流現象的理解,徑流成因公式的差分式實質上表達瞭等流時線原理,其中匯流曲線是采用等流時塊面積分配曲線來代替,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的等流時線計算方法,是最樸素的匯流計算方法(圖3)。N為等流時面積的塊數;m為產流時段數;I1I2I3為凈雨;f1f2,……,f5為等流時塊面積。實線為漫流過程線,反映各時段凈雨量與其相應時段的等流時塊面積乘積的累積值;虛線表示對上述漫流過程經調蓄改正後的流域出口斷面的流量過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