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同時對地球物理現象進行聯合觀測的一次活動。

  第二次國際極年(1932~1933)以後,科學技術正處在迅速發展的時期。特別是火箭和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對於地球物理學的研究有很大促進。1950年6月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URSI)在佈魯塞爾舉行會議時,有些地球物理學者提議,將50年舉行一次的國際極年觀測活動改為25年舉行一次。這一提議得到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等國際性組織的支援,並規定從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31日(為期18個月)世界各國共同對南北兩極、高緯度地區、赤道地帶和中緯度地區,進行一次全球性的聯合觀測。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就將第三屆國際極年改名為國際地球物理年(IGY)。

  國際地球物理年的組織機構是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下面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它的職責是全面規劃觀測項目,進行技術指導和負責出版工作。主席是S.查普曼,副主席是伯克納(L.V.Berkner),有67個國傢正式參加國際地球物理年的觀測活動。

  國際地球物理年的科學研究內容十分廣泛,共有13個項目:①氣象學,②地磁和地電,③極光,④氣輝和夜光雲,⑤電離層,⑥太陽活動,⑦宇宙線與核子輻射,⑧經緯度測定,⑨冰川學,⑩海洋學,⑪重力測定,⑫地震,⑬火箭與人造衛星探測。國際地球物理年的活動取得瞭豐碩的成果,為以後的上地幔計劃打下瞭良好的基礎。

  中國一開始參加瞭國際地球物理年的活動。中國科學院設置瞭相應的專門委員會,竺可楨副院長為主任委員。委員會進行瞭多種學科的觀測。當時因國際上有人制造“兩個中國”的局面,中國政府發表聲明中途退出此項計劃。但原定各種觀測活動仍照常進行,這一活動推動瞭中國地球物理學各分支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參加國際地球物理年觀測活動的佘山地震臺為此(以及連續出版《地磁觀測報告》等)於1985年獲得國際地磁學和高空大氣學協會授予的“國際地球物理觀測百年紀念”金質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