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折射和反射元件組成的天文望遠鏡。其中單獨的折射或反射元件都不能很好成像。哈密頓在1814年曾提出在透鏡組中間加入反射面,以增加光焦度。採用這種辦法就能用一般的玻璃得到色差改正比消色差物鏡更好的望遠鏡。這是最早的一種折反射望遠鏡。由於不能改進其他像差,它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目前,折反射望遠鏡主要指應用最廣泛的施密特望遠鏡、馬克蘇托夫望遠鏡以及由它們衍生的望遠鏡,如超施密特望遠鏡、貝克-努恩照相機等。這類望遠鏡具有光力強(相對口徑可達1,甚至更大)、視場大((可達30°~50°)、像差小等優點,通常用於巡天攝影和觀測彌漫星雲、流星和人造衛星等。結構緊湊的小型目視天文望遠鏡也常采用卡塞格林式折反射系統。

  反射望遠鏡在光學性能上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色差,在折反射望遠鏡中,一般就是由反射元件擔負主要的光焦度,而其中折射元件總的光焦度很小,它的主要作用是校正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