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目灰鯨科的1個單型屬單型種。體長10~15米,鰭肢寬厚,長約2米,尾鰭寬約3米,成體重24~37噸;噴氣孔位於吻部最高處的後方,兩噴氣孔距離7釐米;體灰色或石板青色,有白色斑點,有時有白色藤壺寄生於體外,出現疤痕,似癩皮狀;背後方有8~10個低隆突;須板黃白色,每側由130~180片鯨須組成,最長34~45釐米;頭部毛較多;7塊頸椎均不癒合(見圖)。主要分佈在北太平洋。

  現生的灰鯨有2個種群:一個亞洲種群由鄂霍次克海穿過宗谷海峽至日本海,然後分2支,一支穿過對馬海峽北上進入黃海,另一支經朝鮮東海岸至南海。2月交配,孕期12個月,第二年2月分娩,1胎1仔,出生時體長4~5米,1年後可達9米。4~5月北上尋餌。另一北美洲種群自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於5月下旬穿過白令海峽,至北極圈尋餌。10月末穿過阿留申群島,沿美洲海岸南下,日遊速185公裡,1~2月遊至加利福尼亞灣南側分娩。2月又北上。噴出霧柱高3~4米。善潛水,淺潛數次,呼吸3~5次,即深潛1次,約5~7分鐘,深達100米左右。被追逐時深潛達1000米,持續17~18分鐘。遊泳速度每小時3~4海裡。以浮遊生物為食,也吃鯡卵、海膽、海星、海螺、寄生蟹、琵琶蝦、海參、小魚及藻類。隔年在淺海繁殖。雌鯨產仔後不許雄鯨接觸。由於濫捕,1830年即已瀕危。1938年開始國際保護,數量回升。在墨西哥灣為觀賞動物。鯨須為貴重工藝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