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逐漸學會接受和採用現有的政治制度的規範、態度和行為的過程。其目的是將個體培養成為在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成員,使個體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將社會的政治規範內化,並將這些規範傳遞給後代。

  個體的政治社會化過程是與整個社會化過程同步發生的,個體在生理、心理發展成長的同時,也逐漸走向政治上的成熟,形成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這種政治社會化的過程有時是有意識地進行的,也有許多是個體於不知不覺中進行的。傢庭、學校及其他社會群體體在個體政治社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政治社會化也有其發展階段。美國教育心理學傢R.D.赫斯和J.V.托內在《兒童政治態度的發展》(1967)一書中指出,美國兒童的國傢意識觀念的發展經歷瞭3個連續階段,即國傢象征期、抽象國傢觀念期和國際組織系統期。

  政治社會化是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心理學傢比較註重個體的心理發展與政治行為之間的重要聯系,社會學傢和政治學傢則比較註重使人社會化的社會機構的作用。此外,倫理學傢和教育學傢對於向年輕人灌輸何種信仰顯得頗有興趣。美國學術界對於政治社會化的研究內容大體有:①生命周期中的政治社會化;②政治學習過程;③政治社會化對不同個體的影響;④特殊人物尤其是精英人物的政治社會化;⑤代際的政治社會化;⑥跨文化的比較;⑦教育內容;⑧亞群體和亞文化的多樣性;⑨政治社會化的因素和政治社會化的機構;⑩社會化過程與制度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