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傢孫本文的社會心理學代表作。1946年由商務印書館列為大學叢書分上下冊出版。全書分為6編,共30章。第1編探討社會心理學的目的、物件、範圍、問題以及源流派別。第2編綜述人類行為的基礎與形式。第3編與第4編討論社會環境對於個人行為的影響和社會制約個人行為的法則。第5編討論個人行為對於社會的影響和個人對於社會環境調適的法則。第6編專論社會心理學的應用。書後附錄5種,包括社會心理學的重要文獻年表、社會心理學重要作傢小傳及書目人名索引等。作者認為,社會心心理學是介乎心理學與社會學之間的以個人行為與社會的相互影響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從心理學的立場看,它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可稱為“社會心理學”;而從社會學的立場看,則可稱為“個人社會學”或“心理社會學”;再從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歷史及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趨向看,社會心理學確是社會學的一個重要部門。他提出,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趨勢是,在內容方面註重個人在社會中的調適行為及整個社會情境的背景;在方法方面註重實際觀察與實驗的研究;在應用方面註重社會各部門實際問題的探討。全書貫徹理論與應用並重的原則,特別在原理的應用上,以不背離中國固有的優良思想和當時的世界潮流為主。本書將社會心理學的各種流派和學說融為一體,並廣泛取材於中國和西方的有關資料,在社會心理學中國化方面作瞭有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