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馬克思和F.恩格斯共同創立的,由後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傢和社會思想傢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鬥爭逐步豐富和發展起來的,根本不同於以A.孔德為代表的西方社會學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的發展史。它經歷瞭一個複雜和曲折的發展過程。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產生 19世紀40~80年代,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產生和發展的第一個時期。以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本本理論和方法的指導原則,形成具體的應用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和經驗研究的方法為標志。基本特點是,以揭露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弊端為己任,以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為目標。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5)、《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1846)、《〈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859)、《資本論》(1863~1865)和《傢庭、私有制和國傢的起源》(1884)等一系列著作中,馬克思和恩格斯逐漸形成和確立瞭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基礎,即唯物主義歷史觀。這種歷史觀,把人們在社會生產中必然形成的,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的總和,即社會的經濟結構,看作是決定整個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把受它制約並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政治及其意識形態稱之為上層建築。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最終動力所引起的兩大結構之間的矛盾運動及其階級鬥爭的表現形式,決定瞭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變遷過程。在這一總的原則指導下,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階級結構和思想文化結構之間的關系和作用,以及它們的產生、存在、發展和滅亡的必然規律,進行瞭大量而詳細的社會學的科學探討。在科學研究中,他們創造並嫻熟地運用瞭多種社會學方法,創立瞭具有鮮明的科學性、革命性和實踐性的無產階級的社會學理論。

  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發展的第二個時期,以F.梅林、K.考茨基、P.拉法格、A.拉佈裡奧拉和Γ.Β.普列漢諾夫為代表,他們的任務是繼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捍衛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他們用大量翔實的經驗材料,將馬克思的社會理論具體化,使之日益豐富和完善。梅林在《論歷史唯物主義》(1893)和其他著述中,批駁瞭資產階級社會學傢P.巴爾特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曲解,明確指出馬克思的社會理論不是刻板的公式和僵化的封閉體系。考茨基通過對階級、職業和社會地位的考察,充實瞭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分層的理論。他在《唯物主義歷史觀》(1927)中對社會欲望的探討,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心理學做出瞭重要貢獻。拉法格用經濟決定論的表述方法,反復強調社會經濟結構對社會生活的決定性作用,批判瞭孔德、H.斯賓塞和V.帕雷托的社會學觀點。拉佈裡奧拉的《關於歷史唯物主義》(1896)是一部優秀社會學論著。他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用生物學規律來說明人和人類歷史起源的理論,代之以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結構理論。他以與經濟結構的直接和間接的關系為標準,將上層建築結構中的階級、法律、國傢和道德等因素視為第一級的東西,把藝術、宗教和科學看作第二級的東西。他還在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史上,第一次引入瞭社會心理的概念。普列漢諾夫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問題》(1908)一書中,把馬克思關於社會的宏觀結構的理論濃縮為一個含有五個變量的公式,這就是生產力的狀況;被生產力所制約的經濟關系;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生長起來的社會政治制度;一部分由經濟直接決定的、一部分由生長在經濟上的全部社會政治制度決定的社會人的心理,以及反映這種心理性的各種思想體系。他還發展瞭馬克思主義社會有機體的學說,論述瞭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之間的依存關系,將人與自然和社會視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20世紀初到十月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 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發展的第三個時期。Β.И.列寧和Н.И.佈哈林先後明確地把馬克思的社會理論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並開始從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為主,向研究和維護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主過渡。列寧在批判H.K.米哈伊洛夫斯基的主觀主義社會學時指出,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創立,第一次使科學的社會學的出現成為可能。他認為科學的社會學應該把社會看成一個產生、存在、發展和滅亡的有機整體。以此為指導,列寧對帝國主義階段的資本主義社會,對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經濟結構和階級關系,做瞭大量具有社會學意義的探索。佈哈林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1921)中進一步指出:“工人階級有自己的、無產階級的社會學,它的名稱是歷史唯物主義”。他又把這一社會學看作是一種方法論,是最一般的科學。他認為社會學所要回答的問題涉及社會的發展和衰亡,各種社會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發展的歷史形態等領域。為解決這些問題,佈哈林運用動態平衡的理論,闡明瞭社會與自然以及社會要素之間的既平衡和諧又矛盾沖突的關系。他還對社會心理進行瞭探討,認為社會心理實際上是一個社會、階級、集團乃至職業中的不夠系統化的感情、思想和情緒。列寧和佈哈林的這些論述,成為後來人們定義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本依據。

  十月革命以後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 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發展的第四個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學的根本任務是,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並繼續對資產階級社會學理論的批判。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廣泛傳播,它自身的發展也呈現出不同的形態,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①十月革命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東歐和中國先後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面對新的社會環境和革命任務,И.Β.斯大林和毛澤東都對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階級和上層建築結構等問題進行瞭探索,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做出瞭一定的貢獻。但是,他們對在社會主義國傢內否定社會學理論、終止社會學研究也負有相當的責任。恢復社會學學科之後,社會主義國傢均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問題,展開瞭持久的討論。後來逐漸形成瞭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觀點,即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歷史唯物主義是社會學一般理論和方法論的基礎。②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的不斷發展,極大地影響瞭西方社會學界。G.盧卡奇和A.葛蘭西先後批判瞭把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實證主義化的趨勢,認為應該把馬克思的學說歸結為“批判的哲學”和“實踐的哲學”。他們有關階級意識和知識分子的論述豐富瞭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思想,另一方面,他們的理論也成為批判的社會學的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的P.M.斯威齊和H.佈雷弗曼為首,創建瞭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社會學說;埃及的薩米爾·阿明、拉美的F.H.卡多索和美國的A.G.弗蘭克,在世界分工概念的基礎上,以馬克思學說為支柱,建立起發展社會學的依附理論;歷史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也紛紛問世。雖然這些學說都程度不同地肢解和歪曲瞭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思想,但卻從中展示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的強大生命力。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在不斷吸收新的科學成果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已成長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無論是高層次的理論社會學、社會學的科學方法論,還是分科社會學、社會學經驗研究的具體方法,都已經系統化和完善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事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認識、規范和管理社會生活的功能,發揮著意識形態教育和批判資產階級社會學理論的功能。

  

參考書目

 Tom Bottomore and Robert Nisbet,rxism ɑnd Socioloɡy in A History of Socioloɡicɑl Anɑlysis,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New York,1978.

 Tom Bottomore and Patrick Goode, Reɑdinɡ inMɑrxist Socioloɡy,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