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宗派。創宗者唐代玄奘、窺基,因師徒長期住長安大慈恩寺,亦名慈恩宗。主旨在於分析法相而闡揚“唯識真性”的義理,所以又名法相宗、法相唯識宗。

  師承 唯識宗崇奉古印度大乘佛教中從無著、世親相承而下,直到陳那、護法、戒賢的瑜伽行派的學說。玄奘在印度留學時,從當時印度唯識學派大師戒賢學習。後又去印度各地參學,遍學佛教大小乘各種學說,且能融會貫通,造詣高於老師戒賢,在印度獲“解脫天””“大乘天”的極高聲譽。回國後深得唐太宗、高宗父子的支持,連續進行瞭近20年的譯經事業,譯出大量佛教典籍,為唯識宗的創立奠定瞭理論基礎。

  玄奘門下人才濟濟,其中直紹其傳且能發揚光大者,首推窺基。窺基著述宏富,時有“百部疏主”之稱。他的宗派意識甚強,在建立唯識宗的過程中起瞭極其重要的作用。窺基以後唯識宗的代表人物是慧沼和智周,雖盡力使本宗理論有所發展,然其勢力已轉向消沉瞭。

  思想 唯識宗嚴守印度佛教瑜伽一系的學說,以一經二論,即《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為基本典籍。其重要學說有“阿賴耶識”論、“種子”說、“四分”說、“三性”說和“五種姓”說。

  “阿賴耶識”論 這是唯識宗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的主要理論基礎。《成唯識論》開宗明義地說:“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又解釋說:“‘變’謂識體轉似二分”;“或復內識,轉似外境”。“諸識生時,變似我、法,此我、法相,雖在內識,而由分別,似外境現”。“如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緣此執為實有外境。愚夫所計實我、實法,都無所有,但隨妄情而施設故,說之為‘假’”。“我”,指主體世界的人類。“法”,指客觀世界的宇宙萬有。該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類的自我,世界的萬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由“內識”變現出來的。“內識”生起時,自然而然地就變現出各種各樣類似於“我”、類似於“法”的假相來,猶如患眼病或作夢的人,妄見或夢見各種現象一樣。愚昧的凡夫,誤把這些現象當作實有,其實是似有而實無的假相。佛為適應凡夫的虛妄的心情,而假說有“我”、有“法”,實際上世界上隻有內識,並無外境。

  唯識宗認為,能變現“我”、“法”的識,共有八種,分為三類:第一類,第八識;第二類,第七識;第三類,為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眼等五識,相當於感覺;第六意識,相當通常說的意識。第七識也稱“意識”,為和第六識區別,一般稱為“末那識”。前七識都是派生的,真正成為世界本原的,是被稱為“根本識”的第八識,也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是“藏”的意思,共有三義:能藏、所藏、執藏。“能藏”,“所藏”,是說第八識能夠“攝藏”各類“種子”。“種子”指變現萬物的特殊功能。第八識為“能藏”,“種子”為“所藏”。由於第八識是能夠“攝藏諸法一切種子”的“識”,因此又稱“種子識”或“一切種識”。具有此種非常特殊的功能的第八識,成為派生世界萬物的本原。“執藏”,是說第八識被第七識“執”以為“我”,“藏”此“我執”,故名。因第八識具有這三種“藏”義,故稱“藏識”,即“阿賴耶識”。這是唯識宗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的理論核心。

  “種子”說 《成唯識論》說:“此中何法名為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阿賴耶識”這座奇妙的“倉庫”裡,有各種不同的能夠親生和自己相應的果報的功能,此種功能,謂之種子。種子生發出人類和宇宙萬有的苗芽,經過變異而成熟。善、惡“種子”,即是召感相應的果報。唯識宗把“種子”分為“本有”和“新熏”兩類。所謂“本有”,是指從本以來就具有,即先天而有。所謂“新熏”,是指前七識“熏習”瞭第八識,而引生出的,是後天才有的,此類種子又名“始起”種子或“始有”種子。《成唯識論》總結性地說:“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窺基也說:“三界唯心之言,即顯三界唯識”。“唯心”、“唯識”,是同義語,都表示世界萬物無實性,都不能離開“識”而存在。

  “四分”說 唯識宗為論證“唯識無境”的基本學說,還從認識的發生和過程等方面加以說明,提出瞭“相分”、“見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的“四分”說。

  “相分”,指八識“所緣”的“境”,即認識對象。八個識的“相分”,各不相同,眼等前五識的“相分”,近似於通常所說的感覺對象,但又並非客觀存在,而是“如外現”的“內色”,是“似所緣相”,即是“假相”。第六識的“相分”,除瞭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外,還有第六“法塵”,即一種精神性的幻影。唯識宗還把“相分”區分為“本質相分”和“影像相分”兩類。前六識“所緣”的,都是“影像相分”,即不能緣慮“內色”的“本質”,也是一種“假相”,隻能緣慮“影像”。第七識以第八識為其緣慮的對象,即以第八識的“見分”為“相分”。第八識的“相分”有三種:“種子”、“根身”(主體世界)、“器世間”(客觀世界)。唯識宗認為,隻有第八識緣慮的是“本質相分”。

  “見分”,指八個識的“緣境”作用。《成唯識論》說:“然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八個識的“自體”生起時,一方面,“變似”外境,是“相分”;另一方面,又具有“瞭別”、“緣慮”這些“相分”的功能,是“見分”。

  “自證分”,指意識的記憶能力,又稱“識體”,它是“見分”的見證者。“見分”的結果,要由“自證分”來證明。如果沒有“自證分”,就不能回憶曾經“緣慮”過的事。《成唯識論》說:“然心、心所,一一生時,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別故;相、見必有所依體故。”相、見二分必有自己能夠證知自己有認識活動的“自體”。如度量事物,既有“所量”(相分)作對象,又有“能量(見分)作尺度,更應有“量果”以得知大小長短。“量果”就是“自證分”,就是“自體”。

  “證自證分”。為證見分,立“自證分”;為證自證分,立“證自證分”。《成唯識論》說,如果沒有“證自證分”,自證分“緣境”時就沒有“量果”。為瞭證知“自證分”的“量果”,而立“證自證分”。同時又由“自證分”證知“證自證分”,即第三、四兩分“互證”,故不須再立第“五分”。

  “四分”中“見、相”兩分被稱為“外二分”,其餘兩分則稱為“內二分”。“內二分”是“以理推征”,即根據“外二分”推論的結果。在認識主體(見分)外又提出認識活動的自體(自證分),是為瞭進一步強化唯識學說。

  “三自性” 唯識宗還以“三性”說來概括世界一切現象及其本性。所謂“三性”就是“遍計”、“依他”和“圓成”。“遍計執自性”,是指對於緣起虛假的事物,周遍計度、執著為實有,猶如認定有龜毛、兔角一般。此是以無為有的“妄執”。“依它起自性”,客觀存在都是依它眾緣而起的假相,雖有而非真實。此是承認“假有”,否定“實性”。“圓成實自性”,是遠離“遍計所執性”的謬誤,認識到一切現象都無實有本性,由此也就認識和把握瞭一切現象的真實象。有瞭這種認識還能成就種種佛教上的功德。此種以“無”為“有”,體認一切唯有識性,被認為是極高的宗教境界。

  “五種姓”說 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論者相反,唯識宗認為一切眾生先天具有5種不同的本性,由阿賴耶識中種子規定,永不可變。5種姓是:①“菩薩種姓”。具有此種“種姓”的“眾生”,也就具有佛性可以成佛。②“緣覺種姓”。獨自觀察生命個體的生死流轉過程而悟道者,為“緣覺”;又因是無師自悟,也稱“獨覺”。具有此種“種姓”的眾生,能成“緣覺”、“獨覺”而不能成佛。③“聲聞種姓”。聞佛道聲而悟道者,稱為“聲聞”。具有此種“種姓”的眾生,能成“聲聞’,也不能成佛。④“不定種姓”。指究竟能達到什麼果位並不確定者。⑤“一闡提種姓”。“一闡提”,意為“斷善根”、“信不具”。此種“種姓”,不但不能“成佛”,也不能成“緣覺”、“聲聞”,而是永遠沉淪生死苦海,承受苦難。“五種姓”說促使唯識宗在理論上與其他宗派發生正面的沖突。

  唯識宗雖曾活躍一時,然僅三、四十年遂即趨衰落。所以早衰,主要是因為固守印度佛教教義,堅持許多眾生不能成佛,不能結合唐代封建社會的具體情況,因而不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近代以來,曾有少數知識分子致力於唯識系學說的研究,如歐陽漸在南京開辦支那內學院,韓清凈在北京創辦“三時學會”,稱“南歐北韓”,一度使唯識之學得以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