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中國南北朝齊梁時道教學者。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諡貞白。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市)人。出身士族傢庭,深受士族傳統文化薰陶。生平好學,史稱他“一事不知,以為深恥”。10歲讀《神仙傳》,便有養生之志。29歲師事孫遊嶽,受符圖經經法,遍遊名山,尋訪仙藥。33歲始遊茅山。齊武帝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上表辭官,歸隱茅山。至梁武帝蕭衍即位,欽重弘景,屢詢國傢大事,時人稱為“山中宰相”。梁武帝天監四年(505),陶弘景初次煉丹於茅山,並撰修《真誥》。天監七年,東遊海嶽,到永嘉,欲尋煉丹之地。十一年還茅山,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再次煉丹。

  陶弘景在茅山道館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禮。曾夢見佛授其菩提記,乃往縣(今浙江寧波市)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他佛道雙修,有調和儒、佛、道的思想傾向。

  陶弘景博學能文,著述宏富,總計約80餘種。人山隱居前所著書主要有《孝經論語集註》、《三禮序註》、《尚書序註》、《毛詩序註》、《老子內外集註》、《抱樸子註》、《太公孫吳書略註》等。入山隱居後所著書主要有《本草經集註》、《肘後百一方》、《藥總訣》、《登真隱訣》、《真誥》、《夢記》、《合丹藥諸法式節度》、《集金丹黃白方》、《養生延命錄》、《真靈位業圖》、《周氏冥通記》、《陶隱居禮佛文》等。

  陶弘景生平勤求道法,尋訪明師,日夜窮究,成為上清經道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茅山宗的開創者,在中國道教史上有重要的影響。

  陶弘景在學術上卓越的貢獻是醫學和藥物學。又因長期從事煉丹實驗,在煉丹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道教註重煉形,企圖長生不死,在形神關系問題上,他的學說表現出宗教神秘主義特點。他說:“凡質像所結,不過形神。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依”(《陶隱居集·答朝士訪仙佛兩法體相書》)。他的仙法分飛升與屍解,即“欲合則乘雲駕龍,欲離則屍解化質”。他相信仙道能將人的靈魂和肉體煉成不死,飛升上天,也能將靈魂離開人體,屍解成仙。靈魂和形體隨意離合,合則形神永存,離則形體解化,遺棄肉體而仙去,神亦長生。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特別推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故以後道觀的三清殿多供奉此三位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