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闡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淵源和內在結構的重要文章。寫於1913年,同年3月刊載於佈爾什維克的社會政治和文學雜誌《啟蒙》。中譯文載於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列寧全集》第19卷。

  本文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說明馬克思主義有三個理論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在批判繼承19世紀人類創造的優秀成果基礎上產生的,它的三個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社會主義學說;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是::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以剩餘價值學說為基石的經濟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文章指出,馬克思的學說給予人們一個決不同任何反動勢力相妥協的完整世界觀,它所以萬能,就是因為它正確。

刊載《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的1913年3月《啟蒙》雜志第3期封面

  文章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內容作瞭簡要的說明:馬克思繼承瞭哲學史上唯物主義的成果,十分堅決地捍衛瞭哲學唯物主義。但是,馬克思並沒有停止在舊唯物主義上,而是吸取和改造瞭黑格爾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創立瞭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把唯物主義對自然界的認識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文章還指出,馬克思的哲學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瞭人類,特別是給瞭工人階級。

  文章既駁斥瞭資產階級學者把馬克思的學說看成是“有害的宗派”之類東西的誣蔑,強調瞭馬克思在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中實現的革命變革,有力地證明瞭馬克思主義是十分完備而嚴整的科學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