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傢C.A.愛爾維修的重要哲學著作之一。全書分上、下2卷,4篇、77章。1758年8月在法國出版。1777年曾作為愛爾維修全集的第2卷在英國倫敦出版。

  在這部書裏,愛爾維修從J.洛克唯物主義的感覺論出發,以人的肉體感受性為基石,建立瞭以自愛,即個人利益為核心的功利主義倫理學。他認為保存自己的生命、追求個人財富、謀取個人福利的這種趨樂避苦的“自愛”感情,是人所共有的,它推動著社會生活前進。愛爾維修強調調一切人和一切民族的智力天然平等,沒有天賦的道德觀念。他認為教育萬能,教育可以改變世界。他主張發展工業,滿足人的生活需要,促使理性進步,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和諧地結合起來。為此,愛爾維修在本書中猛烈抨擊封建專制制度,要求徹底廢除封建關系和封建財產關系,根除封建等級制度,承認人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並且公開揭露宗教在保護封建制度中的作用,尖銳地批判宗教世界觀和以承認天賦道德感和道德觀念為基礎的所謂唯靈主義倫理學。

  《論精神》出版後,一時風靡歐洲,短期內即被譯成英文、意大利文和德文。但是卻遭到宗教界和官方的猛烈攻擊。耶穌會教士首先發難,認為愛爾維修的功利主義道德全盤否定瞭宗教道德,從而也否定瞭建立在這種道德之上的國傢規章和社會規范。他們尤其不能容忍愛爾維修提出的人在智力上一律平等的論點,因為這個思想破壞瞭封建社會和封建等級制度的理論基礎。1758年9月,這本書遭到巴黎大學的譴責;同年11月,巴黎大主教告誡教徒們要嚴加提防愛爾維修的思想。羅馬教皇克雷門蒂十三立即向整個天主教世界發佈詔書,禁止教徒閱讀、翻印或抄寫這本“可怕的著作”。1759年2月6日,巴黎議會通過決議,銷毀《論精神》一書。愛爾維修迫於形勢險惡,本想逃離法國,後經親友和母親的勸阻,被迫寫瞭放棄自己見解的聲明書。他後來在另一本書《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中進一步發展和論證瞭自己原來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