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詩人、哲學傢,愛利亞學派的先驅。據說他是巴門尼德的老師。他的活動盛期約在西元前540年左右,早年離開母邦科洛封,在西西裡的倉克勒、加丹納和愛利亞等地過著流浪生活。他寫過哀歌和諷刺詩,譴責母邦貴族們的奢侈。據說他還著有論自然的詩篇,但都隻剩下一些殘篇。

  他批判瞭傳統神話的神人同形的看法,提出“神是一”的理論。他嘲笑人們按照人的形體、性格、容貌和語言描繪神的形象,抨擊古希臘詩人荷馬和赫西俄德把凡人的種種醜行如偷盜、姦淫淫、欺詐加到神的身上。他說,如果馬和獅子也能塑造神的話,它們就會造出馬形和獅形的神瞭。他認為神是唯一的、不動的、無生無滅的;神沒有如人模樣的身體和認識器官;神不象凡人那樣用眼看、用耳聽,它是一個不動的整體,以它的心靈左右一切,它是全視、全知、全聽的。克塞諾芬尼對傳統神學的批判對後來的哲學和宗教神學都有重大影響。它既促進瞭一神教的形成,又為批判神學提供瞭武器。他提出神是唯一的、不動的、不生不滅的思想,為巴門尼德哲學和愛利亞學派的形成奠定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