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實現一定的道德理想而對自己的品行進行錘煉和陶冶的功夫。有時也指經過這種長期努力所形成的道德情操。

  詞源 “修”在古漢語中有“修整”、“治理”、“改正”等含義,“養”有“長育”、“涵養”等含義。在中國古代,人們常用“內省”、“自省”、“潔身”、“澡身”、“修身”等表示道德上的修養。北宋理學傢程顥第一次正式使用“修養”這一概念,認為“修養之所以引年,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至於聖賢,皆功夫到這裡則有此應”(《近思錄》卷二)。

  歷史上的道德修養論 中國先秦時期的儒傢就十分重視道德修養,以後經過歷代思想傢的繼承發揮和不斷完善,形成瞭源遠流長、內容豐富、自成體系、獨具特色的道德修養理論。這一理論把個人的道德修養同齊傢、治國、平天下(見修齊治平)結合起來,認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一切都要從修養個人的品德做起,隻有修身才能齊傢,然後才能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儒傢的創始人孔子曾說,他最擔憂的是“德之不修”,即不重視自己品德的修養,提出瞭“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的理論,並強調“內省”的修養功夫,要求他的學生曾參每日“三省”自身。孟子進而指出,人們經過堅持不懈、誠心誠意的修養,就可以產生一種“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宋明時期的理學傢們繼承和發展瞭先秦以來儒傢的道德修養理論,尤其在修養方法上強調“居敬窮理”和“省察克治”。明清之際的思想傢顏元等人則進一步強調“習行”在道德修養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隻有在習行中才能遷善改過,達到提高人的道德品質的目的。中國歷史上的道德修養理論同儒傢的忠、孝等道德規范相結合,並經過統治階級的大力宣傳和推行,曾經對維護和鞏固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發生過重要作用。同時,在其中它也包含著中華民族有價值的道德遺產的重要成分。

  在西方,從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開始,就十分強調道德上的自我教育。他認為“與心作鬥爭是很難的”,並說“教養是有教養人的第一個太陽”。德謨克利特進一步提出一個人能在與自己思想的鬥爭中取得勝利,即意味著他在道德上的進步。亞裡士多德更是把教育和修養看作是人們能否具有美德的重要條件。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傢們則把道德修養理解為在上帝面前對自己的罪行所作的懺悔。文藝復興運動後,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禁欲主義,強調個性解放時,雖然也註意道德教育,但一般都忽視道德上的自我修養。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修養論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道德修養對於純潔人們的道德意識、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形成人們的道德行為,進而達到理想的道德境界,具有重要意義。共產主義道德的一個基本任務,就是要使其原則和規范轉化為人們的內心感情和信念,並付諸實踐。道德修養是促使這種轉化的最重要的道德活動。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與舊倫理學在道德修養上的重大區別之一,是特別強調道德修養和人們的道德實踐活動相聯系,反對閉門思過和“居敬窮理”等脫離現實的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它指出,隻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鬥爭中,人們的道德品質才能真正得到改造。人的思想和行為,也隻有在與他人、社會的許多利害關系中才能表現出來,而且隻有在處理這些利害關系的實際活動中,才能不斷地得到改善,達到修養的目的。同時,道德修養還必須是一個從認識到實踐的不斷反復的過程,從而不斷地把道德原則、規范轉化為人們的感情、意志和信念,並且認真貫徹到行動中去。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不斷地反省自己的行為,從中獲得新的認識,並再貫徹到行動中去,如此循環往復,不斷提高。道德修養過程,同時又是與不同道德觀作鬥爭的過程。對無產階級來說,道德修養的過程,就是無產階級道德觀同一切非無產階級道德觀的鬥爭過程,隻有用共產主義的道德原則、規范作標準,不斷同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進行鬥爭,才能達到不斷提高自己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目的。

  在中國革命過程中,許多無產階級革命傢,都十分重視道德品質的修養。1939年7月,劉少奇在延安馬列學院作瞭《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一長篇講話,對提高共產黨員和其他先進分子的政治、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起瞭重要的作用。1943年,周恩來曾手訂《我的修養要則》,共7條,作為政治、思想、道德修養的座右銘。這7條是:①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②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③習作合一,要註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適當,要註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現和創造;④要與自己的和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鬥爭;⑤適當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地糾正自己的短處;⑥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並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註意調研,遵守紀律;⑦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見彩圖)

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在給予八路軍傷員做手術

毛澤東給予劉胡蘭烈士的題詞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

\ n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周恩來給雷鋒的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