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賈

  中國西漢初年政治傢、思想傢、辭賦傢。楚人,善辭令,被稱為“有口辯士”。從漢高祖劉邦定天下,常被派遣出使諸侯為說客,曾說服想要獨立的南越王尉佗臣服漢王朝,受到劉邦的稱讚,被拜為太中大夫。漢朝初建之時,他常向劉邦讚頌《詩》、《書》》,從政治路線的高度幫助劉邦實行政策上的轉變,即從疾風暴雨式的武裝奪取政權,轉向較為和平的保持和鞏固政權。惠帝時,諸呂用事,圖謀篡奪劉氏政權,陸賈為右丞相陳平畫策,平定瞭諸呂之亂。他所著的《新語》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主要資料。

  陸賈認為治國安天下需要文武並用,奪取政權需要武力,而保持和鞏固政權則更需要文德。漢政權建立後,劉邦認為他的江山是“居馬上得之”,根本用不著詩書。陸賈告誡劉邦說:“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並指出:“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陸賈把儒傢的仁義之道和道傢的無為政治結合起來,指出“齊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虐行則怨積,德佈則功興,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親”(《新語·道基》)。他主張實行較為寬厚的儒傢政治。陸賈也十分贊賞道傢的無為政治,認為“道莫大於無為”,無為才可以有為,“寂若無治國之意,漠若無憂民之心”,然後可以“天下大治”(《新語·無為》)。他同意道傢柔弱勝剛強的思想,認為為政宜柔不宜剛,宜緩和不宜急促,宜溫厚不宜刻薄,指出隻有柔才可持久,緩和才可以常存,溫厚才可以得眾。他理想的政治境界是:“塊然若無事,寂然若無聲,官府若無吏,亭落若無民。閭裡不訟於巷,老幼不愁於庭”(《新語·至德》)。這樣,儒道兩傢思想在這裡統一起來瞭。

  陸賈關於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天下的思想對後世產生瞭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