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東歐和中歐的斯拉夫族知識份子宣導斯拉夫人加強團結、反對異族統治的理論和運動,後被俄國沙皇利用作為爭奪世界霸權的思想武器。

  19世紀初,居住在奧在利、匈牙利和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人,因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興起瞭斯拉夫民族的解放運動,泛斯拉夫主義因而產生。斯拉夫知識份子首先宣導研究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歷史、民歌和民間故事,增進文化聯繫,在政治上達到團結,共同對付異族統治,改變斯拉夫人受欺淩壓迫的的地位。佈拉格成為斯拉夫主義者活動的中心。1848年6月斯拉夫主義者在佈拉格召開代表大會,要求所有斯拉夫人致力於團結協作,實現各民族平等。由於各國代表意見分歧,如奧地利代表不願支持奧斯曼帝國斯拉夫人的解放運動,波蘭的斯拉夫人支持反沙皇運動,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斯拉夫人則幻想依靠沙皇力量來趕走土耳其壓迫者,大會未能取得積極結果。但當時的泛斯拉夫主義在喚醒斯拉夫人的民族意識、反對異族壓迫方面仍起過積極作用。

  19世紀初,俄國也出現瞭斯拉夫派別,他們贊美沙皇,稱贊沙俄的社會制度,其中有許多人同奧地利和巴爾幹地區的泛斯拉夫主義者建立瞭書信或互訪聯系。19世紀中,俄國農奴制危機加深,資本主義關系逐漸發展,沙皇政府急欲對外擴張,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俄國泛斯拉夫主義者利用早期在奧地利出現的泛斯拉夫主義思想,並加以篡改,為沙皇服務。他們的基本主張是:①宣稱斯拉夫人和俄羅斯人有著共同的歷史和血統關系,語言文化相近,宗教信仰相同,居住地域毗鄰,有著共同的命運和利害關系,俄羅斯民族是斯拉夫人的領導者;②宣傳俄國是斯拉夫各民族的“保護者”,依靠沙皇才能保障斯拉夫人的前途;③建立以俄羅斯為“盟主”的大斯拉夫帝國,才能使斯拉夫人擺脫奧地利和土耳其統治,最後達到使俄國的歐洲疆界向西面和南面推進的目的。這些主張符合俄國統治者的利益和需要,成為沙皇政府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武器,因而從亞歷山大一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都以各種方式支持泛斯拉夫主義及其運動,將其作為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