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生化武器(原稱細菌武器)傷害人畜、毀壞農作物的一種作戰手段。在作戰中,通過各種方式投放生物戰劑,造成對方廣大地區傳染病流行,大面積農作物壞死,從而達到削弱對方戰鬥力,破壞其戰爭潛力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曾利用馬鼻疽、炭疽病菌襲擊協約國軍隊的人員和馬匹,開瞭使用生化武器的先例。侵華日軍從1935年起在中國的哈爾濱等地大規模研製細菌武器,1940~1942年間向浙江、湖南、河南、河北等省的11個縣、市撒佈鼠疫桿桿菌,引起一些地區鼠疫流行。美國及一些歐洲國傢也曾研制過細菌武器。美軍在侵朝戰爭中,對朝鮮北部及中國東北某些地區,使用細菌武器數百次。1952年,“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調查團”和“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調查瞭美軍這一罪行,並公佈於全世界。

  生物武器一般沒有立即殺傷作用,但有較強的致病性和傳染性。因此,有些外國軍隊主張把生物武器主要用於戰略目的,強調秘密突然地使用在對方廣大後方地區,造成對方軍民傳染病流行,以破壞對方生產和運輸,削弱其戰鬥力和戰爭潛力,並造成心理上的恐慌。主要攻擊的目標是:①軍隊集結地域,人口集中地區,交通樞紐;②重要的工農業區、牧場、水庫、水源及糧食倉庫;③軍隊後方地域、海港、海空軍基地、機場、艦隊和島嶼;④被包圍的城市、要塞等。在外國軍隊中有人主張,生物武器也可用於戰役戰術地幅,造成嚴重的污染區,限制對方的機動。進攻順利時,一般不使用生物武器,但對設防堅固的孤立據點可能使用;防禦中,對進入集結地域的對方有生力量,主要使用潛伏期短的生物武器。

  對付生物戰的主要辦法是:采取各種偵察手段,瞭解敵人研制使用生物武器的動向,積極作好各方面的準備;以積極打擊的手段,摧毀敵人發射生物武器的陣地和施放工具;采取各種防護措施,預防人、畜、農作物受染和發病,迅速消除其後果。生物戰給對方造成危害程度的大小,取決於對方的防護準備、防護措施和衛生條件。美軍在侵朝戰爭中大規模使用細菌武器,由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嚴密組織防護,廣泛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把危害作用減少到瞭最低限度。

  1971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瞭《禁止細菌(生物)和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產及貯存以及銷毀這類武器的公約》,並於1972年在蘇、美、英三國首都開放簽署。但一些國傢違犯公約原則,仍在繼續研制生物武器,並裝備部隊。因此,許多國傢軍隊都重視反生物戰的訓練,強調在平時做好反生物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