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俄羅斯聯邦列寧格勒州首府,波羅的海艦隊主要基地。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及其三角洲上。北緯59°55′,東經30°15′。面積570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8平方公裡。人口420.2萬(1982)。西經波羅的海通北海至大西洋,北以白海-波羅的海運河連白海及北冰洋,東南有鐵路直達莫斯科,為蘇聯西北部門戶,戰略地位重要。

  列寧格勒始稱聖彼德堡(彼得堡),1914年更名彼得格勒。1924年1月,,為紀念列寧改稱現名。1703年5月27日,在涅瓦河口紮亞奇島始建聖彼得堡要塞;同年在別廖佐維島(彼得格勒島)修建港口,在芬蘭灣科特林島建喀瑯施洛特要塞(自1723年起稱喀瑯施塔得要塞)。1704年在涅瓦河左岸建海軍要塞。1712~1728年、1732~1917年為帝俄首都。1917年В.И.列寧在此領導瞭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彼得格勒遂成為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地。1918年2月,德國帝國主義為扼殺新生蘇維埃政權,出動軍隊,企圖占領蘇維埃俄國首都彼得格勒,但未得逞。1919年白衛軍在帝國主義支持下曾兩次攻打彼得格勒,均遭失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1~1944年,蘇軍與德軍在此進行瞭著名的列寧格勒會戰,鉗制並殲滅瞭大量德軍,為保衛首都莫斯科作出瞭重大貢獻,對爾後蘇軍在其他戰場的反攻產生瞭積極的影響。

  列寧格勒地勢低平,大部海拔1.2~3米,周圍山崗環繞。市區有島嶼42個,河流約60條,橋梁363座。交通發達,有12條鐵路和11條公路幹線通往各地,市區有地下鐵道,南郊有國際航空港。海港和河港與市區相連。涅瓦河港稱上港。河口以南稱下港,為海港區,碼頭大多集中於此。港口設備完善,機械化水平較高,年吞吐量1500多萬噸。芬蘭灣東端水淺,大型艦船進出港口必須經過下港與喀瑯施塔得港之間的人工航道,航道水深約10米。喀瑯施塔得港是主要海軍基地,東南距市區29公裡。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1月為-7.9℃,7月為17.7℃。年降水量585毫米。港口12月至次年4月結冰,部分時間可靠破冰船保持通航。工業發達,是蘇聯西北經濟區中心和最大造船工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