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遊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和赤衛隊。與此同時,經過團結、教育、改造工作,將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軍編入工農革命軍。至1928年2月底,包括寧岡全縣,遂川西北部,永新、酃縣、茶陵等縣部分地區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步建成。4月,朱德、陳毅率領工農革命軍由湘南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後改稱紅軍第4軍。5月,組成瞭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湘贛邊界特別委員會;接著成立瞭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贛邊界蘇維埃政府。紅軍在赤衛隊和人民群眾配合下,接連打破瞭江西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至6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擁有寧岡、永新、蓮花3個縣,和遂川、酃縣、吉安、安福等縣的部分地區。之後,又打破瞭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會師。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挺進後,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的鬥爭。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地武裝鬥爭樹立瞭榜樣,成為中國革命走上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