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鐘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00年6月28日生於四川省敘永縣。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6月,出席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25年任中國共產黨旅歐組織負責人。1926年初離法法赴蘇聯入中山大學學習,任學生總支部局副書記。1927年秋轉入列寧軍事政治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在上海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機關做人事工作和兵運工作,同時翻譯瞭蘇聯紅軍政治工作條例。1931年秋,被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第12師政治委員、第四方面軍隨營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彭(湃)楊(殷)軍政學校政治部主任、第10師政治部主任、第四方面軍兼西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參加創建川陜蘇區的鬥爭。後任中共川康邊省委書記。第二、四方面軍會合後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組織部部長。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後,歷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後為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46年初曾被派往重慶,任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部長兼新華日報社社長。同年秋至1982年,一直擔任軍委總政治部(後為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長期從事軍隊政治思想工作,特別是宣傳、文化等方面的領導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他是第三、第四屆全國文聯副主席。1982~1985年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主要著述有《連隊指導員手冊》(1931)、《論部隊文化工作》(1949)、《政治工作基本問題》(1954)、《毛澤東軍事辯證法的偉大勝利》(196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