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事變(見“七七”事變)爆發後,蔣介石於1937年7月17日在廬山發表的談話,表示對日應戰。1937年7月,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及各部長正在江西廬山舉辦廬山暑期訓練團及談話會。8日,蔣介石得到瞭日軍挑釁的報告,即在軍事上作瞭緊急部署,命令在廬山參加訓練團的將領孫連仲等下山,率軍援助河北。10日,外交部長王寵惠從廬山回到南京,向日本大使提出書面抗議。12日,蔣介石致電宋哲元,說明中央不屈服、不擴大的方針,命令他就地抵抗。

  17日,蔣介石在廬山談話會上對各黨各派及無黨派人士鄭重宣佈:“盧溝橋事變的推演,是關系中國國傢整個的問題,此事能否結束,就是最後關頭的境界。”“事變能否不擴大為中日戰爭,全系於日本政府的態度;和平希望絕續之關鍵,全系於日本軍隊之行動。在和平根本絕望之前一秒鐘,我們還是希望和平的。”接著申明四點:“①任何解決,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②冀察行政組織,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變。③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務委員長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換。④第二十九軍現在所駐地區,不能受任何的約束。”最後莊嚴表示:“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蔣介石的談話確定瞭南京國民政府準備抗戰的方針,得到全國的響應。中國共產黨發表聲明,支持蔣介石的這個談話。廣西李宗仁、白崇禧通電擁護國民政府的對日主張。四川的劉湘、雲南的龍雲也都趕去南京,參加商討抗日大計。自此,全國掀起瞭團結抗日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