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地發射打擊陸地目標的導彈。它由彈體、彈頭或戰鬥部、動力裝置和制導系統等組成。與導彈地面指揮控制、探測跟蹤、發射系統等構成地地導彈武器系統。地地導彈按飛行方式分為巡航式和彈道式兩類。最早的地地導彈,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使用的V-1巡航導彈和 V-2彈道導彈。戰後,一些國傢在此基礎上,研製瞭各種地地戰術導彈,以及中程、遠端和洲際地地戰略導彈。地地戰略導彈攜帶單個或多個核彈頭,具有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等特點(見戰略導彈)。地地戰術導彈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彈頭,射程較近,用於打擊戰役戰術縱深內的目標(見戰術導彈)。近40年來地地導彈發展迅速,種類繁多,裝備數量也大。地地戰略導彈已成為戰略核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地地戰術導彈已成為地面部隊的重要武器。地地導彈既可打擊地面固定目標,也可打擊地面活動目標;既可打擊面(軟)目標,也可打擊點(硬)目標。可采用地面、地下,固定、機動,垂直、傾斜等多種發射方式。其最小射程近至幾十米(如地面發射的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遠達上萬公裡(如地地洲際導彈)。地下井發射的地地導彈通常需采取抗核加固措施,提高在核條件下作戰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