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多片種綜合性電影製片廠。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1952年組建。廠址北京。設有軍事片室、紀錄片室、故事片室(轄演員劇團)、文學部和技術室(轄各種影片生產技術車間)。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提高部隊戰鬥力服務的方向。攝製新聞紀錄片、軍事教育片、國防科研片和以軍事題材為主的故事片,向軍內外宣傳人民軍隊、人民戰爭,反映軍事鬥爭生活,推進國防教育;配合部隊作戰、訓練、國防科研等活動,介紹先進經驗,促進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至11985年底,已生產各種影片1580部(輯)。其中反映部隊與民兵的戰鬥、訓練生活,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等活動的新聞紀錄片和文獻紀錄片756部(輯),如《戰勝怒江天險》、《鋼鐵運輸線》、《救死扶傷的英雄們》、《通向拉薩的幸福道路》(與捷克斯洛伐克陸軍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移山填海》、《英雄戰勝北大荒》、《生龍活虎》、《自衛反擊》、《偉大的戰士》、《向毛主席匯報》、《軍墾戰歌》、《硬骨頭六連戰旗紅》、《奮起還擊》、《長空利劍》、《奮勇作戰》、《青春的閃光》、《鋼鐵長城》、《飛翔》、《國慶閱兵》、《光輝的業績》、《葉劍英》等。配合部隊軍事訓練,傳授戰術技術知識,介紹現代軍事科學新成果的教學片、戰例片與國防科研片有420部(輯),如《河川進攻》、《地雷戰》、《地道戰》、《識圖用圖基本知識》、《火炮射擊基礎知識》、《堅守文登川》、《空軍航空兵部隊戰備訓練匯報表演》、《海軍知識》、《飛虎》、《長排山之戰》、《汽車安全駕駛》、《戰略導彈》等。故事片有127部,如《戰鬥裡成長》、《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電波》、《萬水千山》(與北京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海鷹》、《戰上海》、《回民支隊》、《林海雪原》、《東進序曲》、《鄂爾多斯風暴》、《槐樹莊》、《農奴》、《野火春風鬥古城》、《紅珊瑚》、《雷鋒》、《怒潮》、《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花枝俏》、《路漫漫》、《風雨下鐘山》、《佈谷催春》、《四渡赤水》、《道是無情勝有情》、《再生之地》、《祁連山的回聲》、《老板哥和電妹子》、《索倫河谷的槍聲》、《朱德與史沫特萊》以及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與北京電影制片廠、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中國革命之歌》等。還攝制科學教育片70部,譯制外國教學片117部。有6部影片在國際電影節與電影周獲獎;25部影片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0部影片分別獲《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全國兒童文藝作品創作獎、上海文匯電影獎等14項獎;3部影片獲解放軍文藝獎;7部影片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優秀電影教材獎;11部影片獲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優秀軍事教育片獎;12部影片獲總政治部優秀影片獎。

  1982年創辦以發表軍事題材作品為主的綜合性電影雜志《八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