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1763年間,由歐洲主要國傢組成的兩大交戰集團在歐洲、美洲、印度等廣大地域和海域進行的爭奪殖民地和領土的戰爭。1756年奧地利為奪回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被普魯士奪占的西裡西亞,準備發動對普戰爭,便與法國結盟。俄國、薩克森、瑞典和西班牙先後參加,結成交戰國的一方。英國為與法國爭奪殖民地,需要普魯士在歐洲牽制法國,遂率英王領地漢諾威選帝侯國,同普魯士結盟,結成交戰國的另一方。在歐洲,普魯士在英國的援助下,派遣7萬大軍,於1756年8月進攻薩克森,旋旋敗奧軍,迫使薩克森投降。次年5月,俄軍攻入東普魯士,普軍敗績。1757和1758年英國海軍封鎖法國海岸,炮擊海港,破壞船塢。普軍乘勢在羅斯巴赫打敗法奧聯軍,繼之在洛伊滕再敗奧軍。1759年,俄奧聯軍在庫納斯多夫重創普軍,普軍損失慘重,投入的4.8萬人,最後隻剩下3000人。1759年英軍突襲法國基伯龍灣,消滅大批法軍(見彩圖)。1760年俄奧聯軍占領柏林。至此普軍戰費趨竭,困難重重。1762年初俄國彼得三世(1762.1~1762.7在位)即位,同年5月與普媾和,退出反普聯盟,戰局改觀。最後,普軍擊退法奧聯軍,取得勝利。1763年2月15日普魯士、奧地利和薩克森簽訂《胡貝圖斯堡條約》,歐洲戰事結束。

七年戰爭——基伯龍灣海戰(1759年11月)

法軍在魁北克戰敗

  與此同時,英法在美洲、印度等地繼續爭奪殖民地。在美洲,1759年英軍占領魁北克。1760年法軍占領蒙特利爾,完全征服加拿大。在印度,1757年在普拉西戰役中,英軍打敗親法的孟加拉的那瓦佈。至1761年,英國完全取代法國,處於絕對優勢。法國隻保留幾個貿易據點(見英國征服印度的戰爭)。在西非,英軍占領塞內加爾的戈雷島。在西印度群島,英軍擊潰法西聯軍,占領馬提尼克、格林納達和聖盧西亞諸島。法國被迫媾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簽訂《巴黎條約》,歐洲以外戰事結束(見巴黎條約和胡貝圖斯堡條約)。

  七年戰爭是普魯士走向強盛的轉折點,也是英國建立海上霸權和殖民帝國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