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殖民者強行加給印第安人的徭役制度。米塔(Mita)一詞在印第安人克丘亞語中有替換、輪流之意。古代秘魯的印第安人,特別是印加人中,有輪流派遣勞動力定期參加社會公益和工程勞動的制度,稱為米塔制。西班牙殖民者佔有秘魯後,從16世紀60年代起,沿用印加的米塔制,使之變成強迫征派的徭役制度,用以強制礦區周圍各村印第安人定期提供成年男性勞動力,從事殖民者指派的勞役。主要用於採礦,也有一些用於修路建房、搬運貨物或在種植園生產。1574年2月,經西班牙王室批準,秘魯魯總督F.de托萊多正式頒令全面推行米塔制,規定除酋長及其子女和病殘者外,所有成年印第安人男子均須服役;役夫每年按各村男性勞動力七分之一的比例征發;由酋長主持抽簽定人,集中帶往礦山勞動,時間為四個月。還規定印第安人每勞動一周可獲2個比索的報酬。但實際上印第安人的工資往往被殖民官吏貪污,服勞役的印第安人常常要在礦上勞動一年以上。由於勞動繁重,待遇低下,疾病流行,絕大部分印第安人因疲勞、饑餓而死,逃跑者一經抓獲即被殺害,有人估計服役者的死亡率高達70%,因此,被征發的印第安人無異於被宣判死刑。據估計,殖民統治時期僅在秘魯就有約800萬印第安人死於米塔制,西班牙殖民者則榨取瞭價值達25億比索的財富。印第安人為反對這一罪惡制度進行瞭長期的鬥爭。直到19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國獨立後,米塔制才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