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位於非洲西北部,西瀕大西洋,東與馬裡,東北與阿爾及利亞,南與塞內加爾、馬裡,北與西北同西撒哈拉接壤。面積118.5萬平方公裡,全國一半地區為沙漠。人口183萬(1984),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黑人約占總人口1/3。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法語、阿拉伯語。首都努瓦克肖特。

  早期歷史 西元1000年以前茅利塔尼亞是北非通向黑非洲的要道。西元前前2世紀時,它曾是羅馬帝國的領地。約在公元3~4世紀,柏柏爾人南移,征服瞭南部的黑人部落。9世紀,柏柏爾人倫圖納部落、邁蘇法部落和傑拉達部落結成桑哈賈聯盟,並以奧達加斯特為中心,控制瞭北通摩洛哥、南抵加納王國的商道。980~990年間,加納王國軍隊占領奧達加斯特,桑哈賈聯盟瓦解,倫圖納部落等成為加納王國的從屬。1035年,伊斯蘭教馬立克派神學傢阿卜杜拉·伊本·雅辛來到毛裡塔尼亞傳教,得到倫圖納部落的支持,建立瞭阿爾穆拉比特王朝。1062~1076年,雅辛的繼承者阿佈·貝克爾領導瞭反對加納王國的戰爭,奪回瞭奧達加斯特。貝克爾死後,毛裡塔尼亞因內部混戰而國力衰弱,馬裡帝國和桑海帝國先後占領瞭它的東部和南部。16世紀末,摩洛哥打敗桑海帝國,結束瞭黑人在這些地區的統治。與此同時,貝都因人進入毛裡塔尼亞北部,摧毀瞭商隊貿易,促使商道東移。其中哈桑部落還繼續南移,統治瞭大片地區。

  歐洲殖民者入侵 15世紀初,葡萄牙人開始侵入毛裡塔尼亞,1484年,在佈朗角以南的阿爾金建立貿易據點,販賣奴隸。1580年後,西班牙勢力在毛裡塔尼亞沿海占優勢。1638年,荷蘭人取而代之,從事阿拉伯樹膠貿易。1687年法國人驅逐荷蘭人,英法七年戰爭後,法國被迫從沿海地區退出。1815年歐洲各國召開的維也納會議承認法國對從佈朗角到隆盧姆(今塞內加爾境內)的西非海岸的主權,法國恢復瞭對毛裡塔尼亞的控制。

  在法國殖民統治下,毛裡塔尼亞曾是塞內加爾的附屬部分。1903年淪為法國的保護地,1912年成為殖民地。1920年毛裡塔尼亞並入法屬西非。1946年改為法國的海外領地,並建立瞭領地議會。同年,毛裡塔尼亞協和黨成立,並在領地議會選舉中獲勝。1951年,毛裡塔尼亞進步聯盟(1961年改稱人民黨)在領地議會中贏得瞭多數席位。1957年,毛裡塔尼亞成為半自治共和國,由進步聯盟黨領導人莫克塔·烏爾德·達達赫組成第1屆政府。1958年10月,毛裡塔尼亞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共和國。

  獨立後的毛裡塔尼亞 1960年11月28日,毛裡塔尼亞宣佈獨立。獨立初期,摩洛哥認為毛裡塔尼亞是摩洛哥領土的一部分,兩國關系處於緊張狀態,後經阿爾及利亞斡旋,毛裡塔尼亞與摩洛哥於1969年建交。1975年起,毛裡塔尼亞卷入瞭西撒哈拉的武裝沖突。1978年7月,毛裡塔尼亞全國復興軍事委員會發動政變,推翻瞭執政18年之久的達達赫總統。1979年4月,救國軍事委員會成立,6月,組成新政府,穆罕默德·庫納·烏爾德·海德拉任總理。同年8月,與薩基亞哈姆拉和裡奧德奧羅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簽訂和平協議,退出西撒戰爭。1980年,海德拉任軍委會主席,1984年2月,海德拉宣佈承認西撒哈拉,3月政府改組,海德拉任總理兼國防部長。1984年12月,以參謀長馬維亞·烏爾德·西德·艾哈邁德·塔亞為首的軍政官員發動和平政變,塔亞任軍委會主席,國傢元首。

  獨立後,毛裡塔尼亞政府不再接受法國的財政補貼,修改瞭不平等的毛法合作協定,發行本國貨幣,為發展民族經濟采取瞭一系列措施。對外奉行獨立、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強調發展睦鄰友好關系。1965年7月19日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