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語含“親屬”、“聯盟”、“隸屬”、“被釋放的奴隸”等意。指被阿拉伯人征服地區改奉伊斯蘭教的“新穆斯林”。依照伊斯蘭教法,買瓦裏免繳吉茲亞(人丁稅),享受與阿拉伯穆斯林同等的權利。但實際上買瓦裏深受阿拉伯貴族歧視。買瓦裏被編入軍隊,出征四方,既無權分配戰利品,又不能享受俸給。買瓦裏戰死者較阿拉伯士兵為多,如687年的一次戰役中,買瓦裏死7000人,阿拉伯人僅死800名。

  阿拉伯人對外擴張初期,買瓦裏在軍隊總人數中僅占占1/5。到倭馬亞王朝時代,已超過阿拉伯人數倍之多,其地位日趨重要。8世紀後,買瓦裡舉足輕重,被統治集團爭相利用,可以得到20~30迪爾汗(銀幣)的月俸。8世紀中葉阿拔斯傢族利用買瓦裡和其他反對派力量,推翻倭馬亞王朝,建立瞭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前期,波斯買瓦裡成為王朝的主要依靠力量,他們對阿拉伯帝國政治、經濟、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