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

  法國國王(1774~1792),1754年8月23日生於凡爾賽。王儲路易之子。1765年其父去世,成為王位繼承人。1774年5月10日即王位。即位時王朝危機四伏,財政情況惡劣,社會矛盾激化。先後任用A.-R.-J.杜爾爾哥、J.內克等為財政大臣,企圖進行改革,但遭到特權等級反對。此後財政支出激增,國傢經濟瀕於破產。為征收新稅,不得不求助於第三等級。1789年5月召開三級會議。由於路易十六向宮廷勢力投降,竭力維護教士和貴族的特權,拒絕第三等級的改革要求,並企圖用武力威脅第三等級代表,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獄。7月17日,路易十六被迫親臨巴黎市政廳,接受象征革命的藍白紅三色徽記。但他暗中仍阻撓革命,抗拒廢除封建特權,反對頒佈《人權宣言》。10月5~6日巴黎人民掀起反宮廷鬥爭,迫使路易十六從凡爾賽遷居巴黎。1791年6月偕王後、王子化裝潛逃,在邊境瓦雷納被截回巴黎。1791年9月路易十六向憲法宣誓,稱法蘭西人的國王,重新掌權。1792年4月,法奧戰爭開始。戰爭中,路易十六勾結外敵和逃亡貴族,企圖鎮壓革命。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推翻王政,9月21日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路易十六被捕。1793年1月18日,國民公會以叛國罪判處路易十六死刑,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廣場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