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九年(1731)清軍與準噶爾軍在和通泊地區進行的一次重大戰役。因蒙古語稱湖泊為淖爾,故此役又稱和通淖爾之戰。雍正八年秋,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遣兵襲擊清科舍圖卡倫,清、準戰爭再次爆發。九年四月,清廷為瞭防範準軍進入喀爾喀蒙古,令靖邊大將軍傅爾丹往科佈多築城,置守興屯。六月,噶爾丹策零遣大小策零敦多佈駐兵於額爾齊斯河上遊,並派人至傅爾丹軍前詐降,佯稱:小策零敦多佈率兵兩萬來攻,前軍已至察罕哈達,兵僅一千;噶爾丹策零與其妹夫羅卜藏車淩不睦,令其率兵一萬,駐駐防於阿裡瑪圖沙喇伯勒,以防哈薩克;羅卜藏車凌拒不從命,率眾奔噶斯,是以大策零敦多佈未至。同時,噶爾丹暗地又派人到博克托嶺設伏。傅爾丹不審虛實,貿然發兵一萬,沿科佈多河谷前進,企圖先發制人。當參贊蘇圖率領前鋒兵到達和通淖爾附近時,準軍伏兵四出,將清軍包圍。傅爾丹急令後軍增援,均為所敗。副將軍巴賽、查弼納、前鋒統領丁壽等皆奮戰死,副都統塔爾岱負重傷。清軍傷亡慘重,退回科佈多時,僅剩兩千人。這是清、準戰爭中清軍損失最嚴重的一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