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東南方,印度洋中的島嶼,位於馬斯克林群島西南部,與馬達加斯加島隔海相望。面積2512平方公裡。人口53.2萬(1984),主要有克裏奧爾人、法國人、馬達加斯加人。大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通用語言為夾雜方言的法語。首府聖但尼。

  1513年葡萄牙人P.馬斯克林來到印度洋一群島,後取名馬斯克林群島,留尼汪為該群島中的一個島,1642年法國宣佈正式佔領該島,並於1649年命名為波旁島。法國大革命時期,波旁島改名為留尼汪(法法語意為聯合),以象征革命力量的聯合與勝利。

  1663年法國移民及其從馬達加斯加帶來的奴隸在波旁島定居。該島作為往來於印度洋的法國艦隻的停靠站,受制於法屬東印度公司。1767年法蘭西國王贖買瞭該島,並建立瞭各種行政、司法機構。大批移民和奴隸被運往該島種植咖啡。法國大革命時期,島上移民建立議會,擁護共和。拿破侖帝國崩潰後,留尼汪一度為英國人占領,1815年交還法國。1848年留尼汪宣佈廢除奴隸制,6萬奴隸獲得自由。19世紀後期,甘蔗取代咖啡,成為該島主要經濟作物,制糖業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留尼汪成為法國食糖的供應地,經濟進一步發展,民族資本開始出現。

  1942年11月戴高樂自由法國政府派殖民地行政官員取代瞭原維希政府的總督。1946年法國政府決定改留尼汪為法國的海外省,由法國任命省長管轄。大批法國行政官吏和工程技術人員來到留尼汪,把持瞭幾乎所有的行政和經濟部門,使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各種社會問題日漸加深。1959年留尼汪共產黨正式成立。1962年2月爆發瞭留尼汪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群眾暴動。1973年,留尼汪改為法國的一個大區。近年來,留尼汪人民不斷舉行示威遊行和罷工,要求平等、民主和自治,有的政黨和組織進而提出要求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