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澤諭吉

  日本明治時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傢和教育傢,慶應義塾創始人。1835年1月10日生於大阪,出身於中津藩(在今大分縣)下級武士傢庭。自幼學習漢學,受儒傢思想薰陶。1854年赴長崎遊學。翌年回大阪,從緒方洪庵學習蘭學。18588年受藩命到江戶(今東京),在築地開藩屬蘭學塾,任教師,並自學英語。1860年,隨幕府遣美使節團赴美訪問,深受西方資產階級近代文明影響,痛感日本必須開國進取。1861~1862年,隨幕府遣歐使節團歷訪法、英、德、俄、荷蘭、葡萄牙各國,廣增見聞。1867年再次赴美國訪問。明治維新前夕,他對以長州、薩摩兩藩為首的討幕派無好感,因此在倒幕維新鬥爭中持消極觀望態度。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後,他將蘭學塾遷往東京芝新錢座,稱慶應義塾,從此專心從事教育和著述。1871年又把義塾遷至三田。他看到明治政府推行一系列資產階級改革,一變過去的消極態度,積極倡導文明開化,宣揚“愛國”、“報國”思想,主張民族獨立和國傢富強,反對西方列強的壓迫。1873年,他和森有禮等人創立明六社,出版《明六雜志》,從事啟蒙活動。他的譯著《西洋情況》、《西洋旅行指南》等多是介紹西洋文化的啟蒙著作。此外,《勸學篇》(1872~1876)和《文明論之概略》(1875)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據說《勸學篇》至1897年已銷售340萬冊,其中心思想是以英國經驗學派的功利主義為基礎,提倡個人獨立自尊和社會的實際利益,主張打破舊習,反對封建道德。他的著述和活動,影響瞭知識界,對日本的文明開化起瞭重要的啟蒙作用。1885年,福澤諭吉在他創辦的《時事新報》上發表《脫亞論》,主張日本與歐美列強一起瓜分、宰割中國和朝鮮,進而爭霸亞洲與世界。他配合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和朝鮮的侵略擴張,煽動民族沙文主義情緒。中日甲午戰爭中,為政府募捐,自己也獻納1萬日元巨款。事實說明他已演變成為一個民族擴張主義者。他一生未入仕途,著書100餘種。晚年著有《福翁自傳》。1901年2月3日逝世。